天才一秒记住【爱看书】地址:https://www.aksss.org
但这并非终点。
江一锋深知,真正的改变不会来自一次曝光或一场运动,而在于日常生活中每个人是否愿意倾听一句“我很难受”
。
于是,他做了一件出乎所有人意料的事??宣布将《归途》系列永久归档,不再制作续集。
但他同时推出一项新计划:“听见计划”
??培训一百名来自农村、边疆、职校的青年成为“叙事记录员”
,教他们用手机、录音笔、笔记本,去收集身边的故事。
“不要再等大导演来说你们的痛。”
他在启动仪式上说,“你们自己就是讲述者。”
第一批学员中,有牧区放羊的少年,有工厂流水线上的女工,有辍学照顾弟妹的姐姐。
他们提交的第一份作业,是一段段朴素却震撼的独白:
“我爸打我妈的时候,我会躲在牛棚里唱歌,这样她们就不会听见我哭。”
“老师说我考不上大学,不如早点嫁人。
可我想当医生,想治好奶奶的病。”
“我喜欢男生,但我怕说出来,全村都会指着我骂。”
江一锋把这些声音编成合集,命名为《我们也说过》。
它没有华丽包装,没有专业剪辑,只有真实的生命在低语。
某天夜里,他梦见母亲站在一片麦田中央,微笑着看他。
他跑过去想拥抱她,却发现自己变回了十岁的小孩。
母亲蹲下身,摸着他的头说:“你现在,是个有格局的人了。”
醒来时,天刚蒙蒙亮。
窗外雨停已久,晨光穿透云层,洒在阳台那盆枯萎又复生的绿萝上。
叶子泛着晶莹的光,像是泪,也像是笑。
他打开电脑,写下新的一行文档标题:
【项目代号:破土】
【目标:让每一个想说话的孩子,都能找到一支麦克风。
】
然后起身泡了杯茶,走到窗前。
楼下巷口,几个小学生背着书包走过,其中一个突然停下,弯腰扶起被风吹倒的共享单车。
江一锋笑了。
他知道,有些东西已经变了。
不是因为一部纪录片,也不是因为一个导演。
而是因为太多人终于愿意俯下身,去听那一声轻到几乎听不见的:“我在这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