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爱看书】地址:https://www.aksss.org
药膏带着淡淡草本香,混着烤串的烟火气,在秋夜里织成张温柔的网。
归途经过水产市场,凌晨的货车正卸着新鲜海蜇。
向佳乐忽然指着路边的霓虹灯笑:“你们说,等盛安成了凉菜大师傅,能不能在菜单上添道‘安子牌凉拌鲈鱼’?”
盛安作势要追她,却被邢成义拦住:“鲈鱼做凉拌得先腌去腥,鱼皮要烫得恰到好处,不然嚼着发韧——”
话没说完,就看见向佳乐转身时,眼里映着路灯的光,像落在凉拌海蜇上的碎冰,亮晶晶的。
当第一颗晨星爬上后厨烟囱,三人的影子被路灯拉得老长。
盛安忽然发现,邢成义的工装裤口袋里露出半截纸角,是向佳乐画的“蓑衣黄瓜切法示意图”
,边缘被磨得毛糙,却在每个斜切线旁标了小字:“角度45度,间距3毫米——问过张师傅”
。
而向佳乐的帆布包侧兜,悄悄塞着邢成义用过的旧手套,掌心的防滑皮上,不知何时多了道新缝的线,针脚细密得像凉菜房的雕花刀痕。
有些默契就像凉菜房的秘制酱料,藏在玻璃罐里看不见,却在入口时漫出层层滋味。
就像此刻,邢成义替向佳乐拎起沉甸甸的帆布包,盛安踢开脚边的石子哼起歌,胡同口的烤串摊老板喊着“下次再来”
,而他们知道,无论在哪个档口,只要下班时能凑在一块儿,听着彼此讲当天的刀光、火光、盘光,这日子就跟撒了芝麻的凉拌菜似的,香得扎实,暖得实在。
而金沙食府的后厨,永远不缺新故事。
当盛安在凉菜房学会第一道“水晶肴肉”
,当邢成义在粤菜档口熬熟第一锅老卤水,当向佳乐在传菜时记住最后一张包厢桌号,有些东西正在暗处悄悄生长——像凉菜房冰箱里慢慢入味的糖蒜,像粤菜明炉里积了半年的荔枝木碳,像水台边永远留着尾鳍缺口的鲈鱼,等着某个合适的时机,让这三个在后厨摸爬滚打的年轻人,忽然发现彼此早已成了对方岁月里,最不可或缺的那味调料。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后面更精彩!
毕竟,人间烟火最动人处,从来不止是菜香,更是掌勺人、切菜人、传菜人之间,那些藏在刀痕里、火光里、笑谈里的,比任何山珍海味都更暖的,彼此照见的时光。
《食味记·春宴忙》正月初七的金沙食府飘着细雪,后厨的蒸汽却把玻璃窗洇出雾色。
向佳乐端着“发财就手”
(猪手)路过凉菜房,看见盛安正趴在案板上雕萝卜花,刀刃在红心萝卜上转出层叠花瓣,碎屑落进他新换的白底蓝纹围裙——那是张师傅送的“入门礼”
,说“凉菜师傅得有身利落行头”
。
“安子,这花能以假乱真了。”
她凑近了些,看见萝卜花心嵌着粒白芝麻,像落在雪地里的星子,“昨儿包厢点的‘孔雀开屏’,是不是你摆的盘?尾羽的海蜇丝跟真孔雀毛似的。”
盛安没抬头,刀刃在花瓣边缘划出细锯齿:“跟张师傅学的‘五瓣攒心’雕法,你帮我看看,这朵能不能配邢哥的烧腊拼盘?”
此时邢成义正在粤菜档口熬制新卤汤,荔枝木碳火舔着陶瓮,八角桂皮的香气混着肉香漫出来。
他盯着汤面的浮沫,想起陈光华临走前说的话:“老卤水要‘养’,就像养盆花,得时不时添点新料,却不能坏了底子。”
手里的铜勺刚要撇浮油,就听见向佳乐的声音从传菜口飘来:“邢哥,明晚有桌二十人的春宴,菜单里有‘古法烧鹅’,陈师傅说让你盯着炉温。”
抬头时,见她头发上沾着片细小的萝卜碎屑,跟盛安案板上的一模一样。
他没说话,只是从打荷台抽屉里摸出个小瓷罐,里头装着磨好的陈皮粉:“给盛安带回去,拌凉拌菜提香。”
瓷罐边缘刻着朵木棉花,是他上周在旧货市场淘的,想起向佳乐总说盛安的凉菜“缺股子暖香”
。
春宴前的后厨像上了发条的钟。
向佳乐记不清跑了多少趟传菜口,只看见邢成义在明炉与打荷台间穿梭,烧鹅皮面被他刷了三遍麦芽糖水,在灯光下泛着琥珀光;盛安的凉菜房亮着长明灯,他正在给“八彩冷盘”
摆雕花,胡萝卜花旁配着他新学的“黄瓜卷”
,每卷里都裹着片腌渍的酸梅——这是他偷师邢成义的“留味法”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