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爱看书】地址:https://www.aksss.org
他不知道自己会往哪边倒,但他清楚,这盘棋,很快就要乱了。
九月初一,朔日。
孔丘站在杏坛上,叔孙昭子派人来报,季平子暂时松了口,他的棺木可以只涨一成,也可以不涨,就看他过几日和郈昭伯斗鸡的结果。
冉耕站在孔丘身边,算筹在指间转着,“可季平子不会善罢甘休,他只是在等时机。”
孔丘点头,目光落在“仁”
字碑上:“时机就是秋猎。
齐景公每年秋天都要去鲁齐边境‘秋猎’,去年就屯了兵在郓邑;今年吴楚在豫章打仗,齐国若借‘秋猎’入境,季平子又要拿‘防务’当借口涨税。”
“那我们怎么办?”
曾点抱着琴,琴弦泛着冷光。
“把共股池的钱,多留三成。”
孔丘的声音沉下来,“若齐国真来,这些钱能买粟米,能雇工匠修城墙。
我们办私学,搞儒商,不是为了躲战乱,是为了在战乱里,让鲁国人能活下去。”
孟懿子走过来,手里拿着新刻的“仁”
字陶符:“夫子,我让工坊做了一百个这样的符,分给各邑的工匠——他们说,看到这符,就知道有饭吃,有活干,心里踏实。”
孔丘接过陶符,指尖触到粗糙的陶面——那是工匠们用心刻的,“仁”
字的笔画里,还留着陶刀的痕迹。
他突然笑了,这笑容里没有了洛邑归来的迷茫,只有坚定:“这就是‘共生’。
工匠们的手,能把陶土变成符,也能把冻土变成田;我们的嘴,能讲‘仁’字,也能把道理说进三桓的心里。”
风掠过“仁”
字碑,石面的纹路里,还留着孔丘凿錾的痕迹。
远处的汶泗平原上,麦子己经抽穗,像铺了层绿毯;工坊里的陶窑,还在烧着新的俑;私塾的弟子,还在念着“爱人”
“克己”
——
这些细碎的光,像散在鲁国冻土上的火星,虽然小,却没灭。
胥无咎站在工坊的阴影里,看着杏坛上的孔丘,手里攥着那枚陶符。
绢帛里的“搅乱鲁局”
还在脑子里转,可陶符的温度,却从指尖传到了心里。
他不知道未来会怎样,但他清楚,这颗“仁”
的种子,己经在鲁国的冻土上发了芽,就算有刀兵来,就算有暗棋搅,也不是那么容易能断的。
秋前的风,还在刮。
但杏坛上的“仁”
字碑,还立着;儒商会馆的算珠,还响着;私学弟子的书声,还亮着——
这些,都是鲁国未熄的火,是能在春秋的寒夜里,暖透冻土的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