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爱看书】地址:https://www.aksss.org
人群里倒抽冷气的声音此起彼伏。
“我的天!
一邑净年入才七千枚,这价够吞小半!”
有人指着价牌嘀咕。
冉耕站在人群后,指尖捻着腰间算筹,心里清楚:这“不设限”
,就是给三桓留的特权。
午末,孔丘带着弟子们站在铺前。
铺子旁支着三口灶:庶民档的粗陶釜煮着黍米杂蔬粥,士人档的铜鼎炖着肉羹,大夫档的玉鼎飘着细弱的香气,盖着锦缎盖子。
“这就是今日的羹。”
孔丘拿起陶勺,舀起一勺黍粥,“庶民的粥,淡却能活命,是‘和’的根本。”
子路抽刀削了块木简,刀尖刻“两百西十”
时,木渣飞溅:“庶民不涨是仁心!
士人顶格、大夫无制,是贪欲!
晏子的和羹,得调人心,不是调价签!”
曾点抚琴的手顿住,弦上泛音喑哑:“市声里,平民的喜、士人的叹、大夫的默,像三根调不准的弦,怎么也和不到一处。
得有个主调,比如仁礼,才能让各阶各安其位。”
颜路抱着颜回,先尝了口黍粥,清香里带涩;再尝铜鼎的肉羹,醇厚却压得人喘不过气。
他望向玉鼎,没伸手——那不是他能碰的。
“和不该是价牌上的字,得让士人能喘气,能埋得起爹。”
冉耕舀了勺肉羹,加了点盐梅,递给颜路:“治国像调羹。
平民粥是‘不及’,得保;大夫玉羹是‘过’,得压;士人羹咸了,就添梅。
这才是和,不是一味顺着。”
孔鲤踮脚尝了口肉羹,猛地吐舌头:“夫子!
好咸!
盐放多了!”
周围庶民跟着苦笑,笑声里裹着苦。
颜回也伸手要,颜路喂了点粥,幼童砸着嘴,咿呀喊:“和——苦——”
申中,日影西斜。
杏坛的新杏树撑着小绿荫,弟子们围坐。
孔丘的目光扫过众人:子路的刻刀还攥在手里,曾点的琴弦松了些,颜路怀里的颜回睡熟了,冉耕的算筹摆得整齐,孔鲤还在咂嘴。
“今日瞧了这羹,你们懂了吗?”
孔丘声音沉缓却有力。
子路先开口:“庶民不涨是‘和’,士人顶格、大夫无制是‘同’!
和是守义,同是逐利!”
曾点指尖叩琴:“和不是都一样,是各阶有各的位置,有仁礼领着,才能和。”
冉耕点头:“像治病,得清大夫的虚火,疏士人的郁结,保平民的根本,用盟约当盐梅,才能调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