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爱看书】地址:https://www.aksss.org
其次,针对科研评价体系过于功利化的问题,唐烨力推《科研成果分类评价办法》出台。
该办法将科研成果分为基础研究型、应用研究型、技术转化型三类,分别设定不同的评价标准。
基础研究强调原创性和理论深度,应用研究侧重实际效益,技术转化则注重市场价值和社会影响。
“我们要让不同类型的研究都能找到自己的价值定位。”
唐烨在政策发布会上说,“不能让所有科研人员都挤在同一个赛道上拼论文、拼经费。”
此外,他还推动建立“科研项目柔性管理机制”
,允许项目负责人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研究进度、人员配置与经费使用方向,减少不必要的行政干预。
“科研本就充满不确定性,我们不能用工业化的方式去管理它。”
他在一次内部会议上强调,“要给科研更多宽容,也要给科学家更多自主权。”
与此同时,为了缓解科研人员的生活压力,科技部还与住建部合作,推出“科研人才安居工程”
,在重点科研城市优先配建科研人才公寓,提供低于市场价的租赁住房,并配套子女入学、医疗保障等福利。
“科研工作者不该为柴米油盐分心。”
唐烨在视察一处人才公寓时说,“我们要让他们安心做研究,而不是天天为生活奔波。”
这一系列举措迅速在全国科研界引发强烈反响。
不少科研人员表示,这是近年来最贴近他们真实需求的一次政策调整。
“以前总觉得我们在孤军奋战,现在终于有人愿意听我们说话了。”
一位青年研究员在接受采访时感慨道。
而就在国内科研环境逐步改善的同时,国际局势也在悄然变化。
随着中国科技实力的不断增强,一些西方国家开始对中国高科技企业实施更加严厉的技术封锁和贸易限制。
多家中国企业在海外遭遇审查、制裁,甚至被列入“实体清单”
。
面对外部压力,唐烨没有退缩,而是选择迎难而上。
“封锁只会让我们更强大。”
他在一次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说,“历史已经证明,任何试图遏制中国科技进步的行为,最终都会失败。”
他随即启动“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工程”
,集中资源支持人工智能、量子通信、半导体制造、生物医药等领域的核心攻关任务。
同时,推动建立“国产替代供应链体系”
,鼓励本土企业加快关键技术的自主研发与国产化进程。
“我们要把‘卡脖子’变成‘闯关卡’。”
唐烨在一次科技座谈会上强调,“只有掌握核心技术,才能真正立于不败之地。”
与此同时,他还推动建立“国际科技合作新机制”
,主动邀请全球顶尖科学家来华交流,设立“全球科技开放基金”
,资助中外联合科研项目,打造更具包容性的国际科技合作平台。
“我们不是要闭门造车,而是要在开放中增强自身实力。”
他说,“未来的科技竞争,不是零和博弈,而是合作共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