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爱看书】地址:https://www.aksss.org
下方写着一行小字:**李婉如,1996级心理系,2001年失踪,2003年宣告死亡,死因:抑郁症自杀。
**
“她是清漪的同学。”
老妇声音沙哑,“也是第一个跟我说‘我们都被盯上了’的人。
她写了一篇关于‘家庭权力结构对女性认知扭曲的影响’的论文,还没答辩就被叫停。
后来她开始失眠、焦虑,频繁去看心理医生。
再后来……她跳了楼。”
沈安然走出门时,雨已经停了。
她看着眼前这一幕,喉咙发紧。
这不是抗议,也不是示威,而是一场迟到多年的葬礼??为那些被定义为“疯女人”
的清醒者举行的集体追思。
“我们不是来讨公道的。”
那位老妇转向她,目光如炬,“我们是来告诉世界:我们活下来了,而且我们要说话。”
当天下午,戚樾带来一个惊人的消息:
“公安部技术组破解了周临川笔记本里的加密文件。
里面不仅记录了三十多年来共二百一十七名‘干预对象’的详细资料,还包括一套完整的‘精神控制操作手册’,代号‘静默工程’。
更关键的是??”
他顿了顿,“其中有三页专门分析你姐姐的心理弱点,标注着‘高敏感+理想主义=易崩溃’,并建议‘通过切断社会支持系统实现孤立’。”
沈安然静静听着,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桌上那本《认知行为疗法导论》。
书页间夹着的一张便签飘落下来,上面是清漪娟秀的字迹:
>“如果有一天我消失了,请相信我不是软弱,而是被系统性地删除了。
不要哀悼我,要重建我。”
“他们真的把她当成数据处理了。”
她低声道,“不是一个人,只是一个需要修正的异常值。”
戚樾点头:“但现在,我们也有了他们的数据链。
包括当年签署强制评估文件的医生、提供药物渠道的精神科主任、甚至参与舆论操控的媒体负责人。
这些人现在都在调查名单上。”
“那就公开。”
沈安然抬起头,目光冷冽如霜,“全部公开。
不是为了报复,是为了让所有人看清这个机制是如何运转的??它不是偶然,是精密设计的结果。”
“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
戚樾凝视着她,“一旦发布,不只是体制内震动,整个社会的信任体系都会动摇。
家长会怀疑学校,患者会质疑医生,公众会对权威失去信心。”
“那就更好。”
她说,“信任不该建立在谎言之上。
真正的稳定,来自于真相被看见后的选择性接纳,而不是被迫沉默。”
三天后,“清漪数据库”
正式版上线,新增功能“关系图谱”
一经开放,立即引发轩然大波。
用户可以输入任意机构或人名,系统自动关联其在近三十年中涉及的所有“干预案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