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爱看书】地址:https://www.aksss.org
的木牌。
门锁断裂,门缝里塞着几张发黄的报表。
镜头拉近,纸上赫然写着:“库存粮食:0斤;待拨救济款:未到账;上报产量:亩产千斤。”
照片右下角,印着一行极小的钢印编号:**SWQ-PH-0427**。
这不是一张普通的影像。
它曾被多重压缩、拆解、混入地形图元数据中,若非李知遥提醒,几乎永世沉睡。
更让大宝呼吸停滞的是背景角落??一抹蓝布衫的背影,正蹲在地上拍摄地面裂缝。
她戴着旧式遮阳帽,肩带斜挎着相机包,左手扶着一块写着“严禁虚报”
的标语牌残片。
是他第一次清晰看到她的模样。
那一夜,他坐在电脑前反复放大那帧图像,直到眼睛酸涩。
她比想象中瘦弱,动作却坚定。
他忽然明白为什么她能在寒冬走进荒山,为什么敢把真相做成标本埋进岩缝。
她不是不怕,而是选择了比恐惧更重要的事。
三天后,他召集核心团队开会。
地点不再是会议室,而是南溪县文化馆一间尘封多年的档案室。
这里曾是公社文书办公地,墙上还贴着“鼓足干劲,力争上游”
的标语,木柜深处藏着一批未归档的基层报表复印件。
陈岩带来了新线索:“我在省档案局外围系统查到一条冷门记录??1960年初,西南勘探七分队曾申请调拨一批‘特殊物资’,包括防潮箱、恒温袋、高敏录音磁带。
审批备注写着‘用于地质声波监测’,但这类设备根本不需要磁带。”
“她在录音。”
林小满低声说,“不止拍照,不止写日记……她还在录声音。”
空气骤然凝重。
如果真有原始录音带存在,那将是比文字更直接的证言。
可问题在于??它们在哪?
李知遥突然抬头:“她说过‘藏于岩洞夹层’。
武隆那个山洞,我们只找到了陶罐和徽章,有没有可能还有别的暗格?”
大宝闭眼回忆当日场景。
铁门后的储藏室、腐朽木架、铁桌、陶罐……等等。
木架!
那些倒塌的木架!
当时只顾着清理碎石取罐子,根本没细查架子内部结构。
而根据勘探队标准配置,重要物资通常存放在带夹层的专用储物架中。
“必须回去。”
他说。
一周后,一行四人重返小梅岭。
山路依旧难行,但这次他们带齐了探测仪和便携照明设备。
暴雨刚歇,洞口藤蔓更加茂密。
大宝带头钻入斜井,手电光扫过斑驳岩壁,一步步走向那扇锈蚀铁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