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爱看书】地址:https://www.aksss.org
韩复在来之前,实际上已经编造好了一套说辞,虽然这套说辞不是那么严谨,经不起细细的推敲,但本来这也不是重点,大家意思意思,面上能说得过去就行了。
但此时,见这位年轻的杨县令,言语之中似乎有刨根问底的意思在,韩复一时就不好将刚才准备好的那套说辞拿出来了。
万一这位县领导班子的一把手,是这方面的专家呢?
或者好巧不巧,自己说的那个地方,就是他工作学习过的地方呢?
那岂不是抓瞎了?
正在犹豫之间,张维桢笑道:“杨大人本是郧阳府郧西县生员,去岁我大顺天子王师纵横湖广之时,下旨征辟乡贤,杨大人是以到襄京城为父母官。
韩千总若是郧阳府人,倒是与杨大人同乡。”
张维桢的这两句话,看着像是闲话,实际上明白的告诉了韩复,杨士科的籍贯和工作履历,你韩千总编瞎话的时候,最好避开郧阳府。
韩复不动声色的看了眼张维桢,口中说道:“在下福浅,无缘与杨大人同乡。
在下乃是四川都司夔州卫中左所千户,前因秦王大军过境,所中军户逃散殆尽,是以变卖家财到襄京城来投效新朝。”
在他之前编的那套说辞里面,就是打算说是自己从郧阳府来的,因为郧阳府现在还在忠于明廷的高斗枢手里,襄阳这边就算是想查证,也查证不了。
而且左旗营就在郧阳府境的边上,这杨士科要真是那么神通广大,连左旗营都查到了,那么自己也算是勉强对得号。
但刚刚张维桢说杨士科就是郧阳人,韩复急中生智,连忙更改了地点,直接从湖广跳到了四川。
武昌的湖广都司和郧阳的湖广行都司都是属于前军都督府,而四川都司则是属于右军都督府,这俩不是一个系统。
韩复就不相信杨士科那么牛逼,自己随口报一个卫所,他都能够知道底细。
况且,李自成在西安建国以后,封张献忠为秦王,张献忠的大军就是正月间经夔州至万县,正式进军四川的,自己说的也能和当前形势相吻合。
“秦王大军所向披靡,不日当收取四川全境,为我永昌天子开疆拓土。”
张维桢害怕杨士科拗劲上来,在韩复来历问题上纠缠不休,连忙转移话题问道:“王兄弟说,韩千总手上还有五十多个家丁,不知确否?”
“王兄弟常对在下说,如今在襄京城中,最敬仰之人当属父母杨大人,其次便是杨大人的幕友张先生,王兄弟岂敢在杨大人和张先生面前说谎?在下原先卫所的军户虽然逃亡一空,但也有一些忠勇之士念在下之前待他们不薄,依旧愿意追随在下。
加之沿途招募之乡勇,在下现在实有家丁五十九员。”
韩复这番话,借着王宗周的口,把杨士科和张维桢捧了一遍,不仅把在场三人都照顾到了,还晓畅明白的回答了张维桢的问题。
王宗周站在对面,冲着韩复挤了挤眼睛。
张维桢则是轻抚山羊胡,脸上笑眯眯的样子。
杨士科没什么感情的声音再度响起:“不是前明的军户,就是所谓的乡勇,韩千总,你的这些部属,怕是还称不上家丁吧?”
“好教杨大人知道,在下手上之人,虽是出身军户乡勇,但在下按照戚少保之法操练,虽不敢自称雄壮,但亦有几分战力,可助杨大人保境安民、缉逃捕贼。”
韩复这是隐晦的提醒杨士科,不要忘了双方这次会面的目的。
他现在算是知道了,杨士科为什么会在南营受气,为什么一脸苦大仇深的样子了。
明显是在思想认知和自身定位上,出现了严重的偏差。
你都在大顺当官了,还摆前明文官的谱,你看现在襄京城里的这几位爷,有哪个像是能惯着你那臭毛病的?
也就是现在大家都认为,李自成要稳坐江山,大顺政权要长久的统治下去,所以杨彦昌、路应标这些农民军将领,也在自觉不自觉的转变自己的观念。
不然如果局势有变,你杨士科要是还敢在武人面前摆谱的话,就不仅仅是受气那么简单了,搞不好就要被无害化处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