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爱看书】地址:https://www.aksss.org
庆帝龙案一拍,推行“改稻为桑”
的朱红圣旨发往江南。
说是要充盈国库、泽被生民。
可这纸写满“仁政”
的旨意,到了底下,倒成了蝇营狗苟之徒眼里的肥肉,个个磨尖了牙,想借着新政的由头,从农户骨血里刮层油。
幸有宁安公主联合东宫,把空泛旨意拆成了实打实的法子,不给有心之人可乘之机。
头一条是“立样板田”
,用真收成说话。
公主挑了周庄、李庄等连片的田块做试点。
由村里威望高的老农来牵头管着。
全程没派半个官差指手画脚,只让种田的农户自己记:今天省了多少人力,秋天多收了多少粮。
不用旁人说,等桑苗冒芽、稻穗饱满了,邻村人一眼瞧见,就知新法好不好。
新政影响力从一庄慢慢扩散到整个江南。
第二条是“开田间课”
。
不搞那些引经据典的官腔宣讲,让白家商号里懂农事的老伙计领头,扛着农具直接到田埂上,手把手教。
第三条是“设农户议事会”
,给农人说话的份儿。
每个村选三五个代表,要么是种粮的老手,要么是村里年纪大、有威望的人,每三天聚到启智堂一趟。
但凡遇到坎儿,大伙儿坐一块儿商量,当场就琢磨着改。
第四条是“给兜底保障”
,消了百姓顾虑。
宁安公主撂下话:试种新法的农户,要是真减产了,差的粮食由白家补。
种子、农具先赊着,等丰收了再给钱。
四条新法,没一句虚的,没一条是摆样子的。
江南改稻为桑的事,不再是朝堂上飘着的空文,而是田埂间摸得着、用得上的实在事。
自此,江南的农户家里,都多了样东西。
宁安公主像。
江南孩子们在田埂上跑,嘴里唱着新编的童谣:“宁安公主来,桑苗肥如苔;稻穗压弯腰,百姓笑开怀。”
……
秦冉近来总被噩梦缠缚。
夜里一合眼,便是江南迷蒙柳烟。
烟丝黏腻地缠在眉梢发间,江风卷着水汽劈面而来,像一张挣不开的网,缠缠绵绵,将她牢牢困住。
有只手将她腕骨钳住,像是昔日牢房的铁索般冰冷、刺骨,挣脱不开,钳地她腕骨生疼。
“跟孤回东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