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爱看书】地址:https://www.aksss.org
,是在冬至前那晚。
大堂突然涌进二十位客人,点单像连珠炮似的砸过来:“例汤要海底椰雪梨膏,热菜先来脆皮乳鸽,烧味拼盘要双拼,加份马拉糕!”
邢成义攥着点菜单在打荷台和明炉间飞跑,先给乳鸽递蘸料碟,再给烧味拼盘摆黄瓜片,末了看见李师傅炒马拉糕缺椰丝,不等喊就从调料架顶层取下罐子——当最后一道例汤稳稳搁上传菜台时,王亮忽然在他后背拍了把:“行啊老邢,眼里有活了。”
收工时,王亮往他手里塞了个保温桶:“媳妇熬的陈皮老鸭汤,去去油味。”
揭开盖子,陈皮香混着鸭肉的醇厚漫出来,邢成义忽然看见桶底沉着块姜——跟他在水台时,向佳乐往他姜茶里放的一样,切得方方正正,边角修得没毛刺。
深夜的后厨只剩打荷台的灯亮着,邢成义擦完最后一排盘子,发现最底层压着张便签,是向佳乐的字迹:“今天看你递漏勺时,手没抖啦。”
旁边画着个戴手套的手,握着的漏勺里盛着只烧鸭,鸭腿上的刀痕跟他斩的一模一样。
他忽然想起王亮说过“打荷是后厨的眼睛”
,此刻指尖摩挲着便签纸,忽然觉得这双眼睛,不知何时多了个总在传菜口晃悠的影子,像片木棉花,轻轻落在他沾着油星的围裙上。
明炉里的荔枝木还在暗红的炭火里焖着,偶尔“噼啪”
炸开个火星,映得打荷台上的调料罐闪着微光。
邢成义把保温桶往员工柜里塞时,看见自己的旧围裙还挂在最上层,水台时蹭的鱼鳞早洗干净了,却在口袋里留着片硬硬的东西——掏出来一看,是向佳乐第一次画的鲈鱼解剖图,红笔改过的鳃部位置,不知何时被她补了朵极小的木棉花,花瓣上写着:“现在你该知道,鱼和烧鸭,都得遇着懂火候的人。”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后面更精彩!
窗外的夜风卷着细雪掠过玻璃,邢成义忽然听见水台方向传来“哗哗”
的水声——是向佳乐在帮他洗明天要用的鲈鱼。
他摸了摸口袋里的便签,转身往水台走,鞋底在瓷砖上踩出细碎的响,惊飞了窗台上歇脚的麻雀。
而粤菜档口的明炉,正等着清晨的第一把火,就像他掌心的便签,等着某句没说出口的话,在合适的火候里,慢慢熬出最浓的香。
毕竟,从水台到打荷,变的是刀光转成了火光,不变的是总有人在暗处替你留着一盏灯,等着看你在新的案板上,把日子切成带棱带角的模样——就像此刻,向佳乐蹲在水台边洗鱼,听见身后脚步声,抬头时看见邢成义手里攥着她的便签,围裙上的木棉花在雪夜里轻轻晃了晃,像句没说完的、却比老卤水更暖的“谢谢”
。
《食味记·盆菜暖》腊月廿三,金沙食府的后厨飘起甜酒香气。
向佳乐端着刚蒸好的年糕路过粤菜档口,见邢成义正踮脚往明炉上挂酱鸭,藏青色围裙下摆扫过贴满红纸条的调料架——都是陈光华手写的“年货预订提醒”
:“廿八盆菜十份,腊味需提前三天备”
“年糕蒸制时间改八分钟”
。
“邢哥,接糕!”
她晃了晃托盘,雪白的年糕颤巍巍抖着,顶端嵌的红枣像落了串红梅花。
邢成义转身时,打荷台上的计时器“叮”
地响了,他顺手捞起蒸格里的马拉糕,粉紫色糕体裂着漂亮的十字纹,跟他上周偷师画的一模一样:“放这儿吧,等会儿给包厢送茶点。”
指尖擦过她托盘边缘时,忽然顿了顿——她虎口处新添了道浅红印子,像是端热盘时烫的。
当晚打烊前,王亮把邢成义叫到卤水瓮旁,揭开木盖时,陈年卤香混着八角味涌出来:“老邢,廿八那十份盆菜,打荷你盯着。”
说着往他手里塞了张手写清单,“鲍鱼虾丸摆外圈,烧鸭叉烧放中层,萝卜莲藕垫底——记着每层间距两指宽,客人动筷子才方便。”
清单背面画着简易盆菜示意图,盆底的萝卜块旁标着小字:“煮前划十字刀,吸卤味”
,笔迹跟向佳乐的鲈鱼图极像。
廿八清晨五点,粤菜档口的明炉比往日早燃了半个时辰。
邢成义盯着案板上码好的食材:泡发的花胶卷成小卷,鲍鱼肉面划着菱形刀,烧鸭斩件时特意留了皮脆肉嫩的胸脯部分——这些都是他趁夜查的《粤菜干货手册》,书页间夹着向佳乐偷塞的便签:“花胶别煮过,像你杀鱼留尾鳍似的,留三分脆。”
第一个盆菜装盘时,向佳乐抱着洗净的瓷盆进来,盆底还凝着水珠:“陈师傅说要用土陶盆,保温。”
她蹲下来帮他摆底层萝卜,指尖触到他手套内侧的防滑皮——是她去年缝的,如今边缘磨得发毛,却在掌心位置补了块新皮,针脚细密得像粤菜师傅勾的糖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