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爱看书】地址:https://www.aksss.org
你们国家也有,联想,我记得那个型号好像是叫586吧。”
“这玩意具体干嘛用的?”
“我也不知道,我曾经见过有人用这玩意来办公,也见他们在微机上玩一种……嗯……他们叫电子游戏。
我之所以说这玩意将来是趋势,也是他们告诉我的,要知道像我这种年龄的人,还是更习惯拿纸笔来记录东西。
嗯,话题有些扯远了,让我们再回到原本的议题。
那就是所有产业的发展极限值,以我的经验,虽然我搞不懂这些东西的产能极限值在哪里,但是那些老家伙,比如汽车,录像机,甚至房子,都有一个极限的存在,这个极限也是市场能够接纳的极限。
开拓新的赛道,当然是一件好事,这些新事物,往往也意味着一个非常巨大的市场,我现在考虑的问题是,这些新事物,是不是也有他们自己的局限?以经验来看,这个极限是必然存在的。
那么问题来了,新事物的发展速度,能不能超过技术的普及速度,如果一直都能,那我所思考的这个问题将永不存在,如果不能……”
那大概世界又会变回现在这个样子。
“什么意思?”
“全球化的普及是技术的转移,这些高福利国家依靠生产这些高附加价值产品来换回廉价的生活用品平衡贸易的逆差值,也才能继续维持一个高福利的社会。
问题是,中国会满足于现在的技术停止发展么?”
“那肯定不会!”
“是的,肯定不会,现在是纺织,接下来呢?钢铁,彩电,汽车,飞机。
当你们能自己生产这些东西的时候,那些发达国家就需要用别的更高附加价值的东西来跟你们换这些货物,不然就变成了他们只买你们的商品,那个贸易逆差将会是一笔惊人的数字,所以贸易的关键点在于平衡,可问题是平衡永远都不可能到来。
只要你想要进步,只要你的产业具有价格优势,他们就无法在市场上跟你竞争,只能靠技术壁垒来形成贸易优势,可是当有一天两边的技术非常接近,又或者是你们的某项技术超过了他们……你可以想象吗?”
“巴统不是几乎已经土崩瓦解,可照您这意思,这件事没完了!”
“虽然巴统现在名存实亡,但是我依旧不觉得你们可以为此而高兴了,由于我们刚才所探讨问题的存在,技术的出口管控只会越来越严而不会越来越松,如果新技术很快落在你们手上,那你们马上就可以用便宜的劳动力迅速占领市场,这是那些发达国家绝对不愿意见到的,所以,限制才是必然。”
看着麦克笃定的样子,张春林这才明白为何国家要搞一个863计划,原来,这才是这个世界最真实的样子。
而与此同时,麦克依旧在滔滔不绝地继续讲着。
“他们玩的那套东西,我已经了解得差不多了,应该说接下来的三五十年,他们的手段不会变,即便有变化,也不会很大。
但我现在的兴趣却是你们,要知道,他们所面临的问题在将来同样也会成为你们的问题。
到了那个时候,你们国家又会用怎样的手段来解决这个危机?”
“这……需要想那么远吗?”
以目前中国一穷二白,工业与西方对比,基本为零,张春林不认为自己有考虑那么远的必要。
“呵呵呵,我也就是说说,不过,我还是有些期待,因为我很想看到西方通过野蛮掠夺支撑起来的财富与技术壁垒,中国将会怎么破局。
我更想看看中国的人力成本也像美国一样慢慢上升之后,中国又会采取哪种方式来破局,又或许,所有的大国发展到了一定的高度之后,都会采取同一种方式。
规律很难被打破,但一旦有既成的规律被打破,就会形成一种新的秩序,我很希望未来中国的崛起,能够给这个已经没什么新意的世界带来这种新的秩序。”
“您慢慢想,我先回去想想您刚才说的这些东西。”
张春林不得不对麦克充满了尊敬,仅凭这些理论研究,他就值得被尊重。
“去吧,我睡会,嗯,睡醒了再去吃那个土锅炖鸡,啧啧,我从来没吃过这么好吃的鸡肉,不可思议。”
麦克躺在躺椅上,摇着一把烂蒲扇,宛如一个真正的中国农村老头。
在张春林的蛊惑下,在西沟村美食的诱惑下,没钱有闲的麦克再一次答应在西沟村授课,这一次,来报名的人宛如人山人海,如果说上一次是先沉寂再爆发,村里的人实际没得到多少实利,那这一次培训班,消息还没有传出去报名的人就已经远远超出了班级能够容纳的人次。
甚至就连还在葛家村的葛小敏曹丽萍几个人也要来参加,对于她们,张春林自然是要第一时间安排进去的,因为这一次,他更加想要定向地培养属于自己的人才,因此一番筛选之后能够入选的都是和他走得相近的人才,对于学历也有了要求。
这是他第一次谋私利,但干的还算是顺手,也没引起太大的争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