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爱看书】地址:https://www.aksss.org
苏阳这几句话,虽然听起来像是“灵光一闪”
,但其中蕴含著深层逻辑和对物质本源的洞察!
这哪里是外行了?
钱博士和身边的研究员们顿时灵光乍现,对於他们来说,从项目建立,到现在实验室试製出了成品,可以说是对整个製造过程已经瞭然於胸,同时积累了深厚的技术功底。
苏阳的话就像捅破了窗户纸,让他们对后面的实验方向,有了非常多的想法。
另一边,孙教授的团队正在对一块新製备的“龙鳞”
玻璃样品进行抗衝击和表面硬度测试。
虽然性能已经远超市面產品,但距离他们追求的理论极限似乎总差那么一点。
苏阳同样的操作,无声中发动原子掌控的异能,快速的从原子层面扫描著玻璃样品的內部微观结构。
然后看著测试数据,若有所思地说道:“孙老,这种特殊硅酸盐玻璃,它的强度和韧性已经非常惊人了。
我在想,我们能不能稍微改变一下它在高温熔融状態下的冷却曲线,或者引入一些特定配比的微量稀土元素作为晶格『锚点』,看看能不能进一步优化它的微观结构,消除那些潜在的应力集中点,彻底激发它的潜能?”
苏阳的这个提议,直接点出了他们近期研究中一个模糊不清、难以突破的关键节点!
他们一直在尝试不同的强化工艺,却忽略了微观结构层面进行“塑造”
!
“苏总高见!”
孙教授由衷地讚嘆道。
苏阳摆了摆手,谦和地笑道:“我就是喜欢胡思乱想,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点小小的启发。
具体的科研工作,还是要靠各位专家和团队的辛勤付出。”
说完,他便不再多言,只是鼓励了大家几句,便与苏晴等人离开了实验室。
而实验室內,钱博士和孙教授的团队,立刻组织人手,按照苏阳“启发”
的方向,重新设计实验方案,调整工艺参数。
接下来的几天,好消息不断从实验室传来。
量產试製时,“星瞳”
材料的发光效率和色彩纯度大幅提升,大面积蒸镀的均匀性问题得到了显著改善!
“龙鳞”
玻璃的样品在后续测试中,硬度和抗衝击韧性再次突破记录,达到了一个令人瞠目结舌的水平!
所有人都知道,这离不开苏阳那堪称“画龙点睛”
般的指点。
但苏阳对此却只字不提,仿佛那些“灵感”
真的只是他偶然的奇思妙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