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爱看书】地址:https://www.aksss.org
陈岩低声道,“它们一直在等这个频率。
只是我们直到现在才发出正确的‘呼唤’。”
两人陷入沉默。
人类终于意识到,孤独从来不是宇宙的本质,沉默才是。
而打破沉默的,从来不是科技本身,而是敢于袒露脆弱的勇气。
几天后,联合国召开紧急闭门会议。
各国代表围坐圆桌,议题不再是资源分配或军事防御,而是:“如何回应来自星际的共感信号?”
苏念作为特邀顾问出席。
她没有带演讲稿,只带了一支录音笔,里面录着鸣心岛孩子的笑声、老人临终前的呢喃、战区母亲抱着婴儿哼唱的摇篮曲。
她播放了三分钟。
全场寂静。
然后,法国代表起身,摘下领带;俄罗斯代表掏出烟盒又放回去;美国国务卿哽咽着说:“我们过去七十年的情报系统,从未捕捉到如此真实的‘国家安全威胁’??原来最危险的,是我们拒绝理解彼此。”
决议通过:成立“跨文明共感委员会”
,以《雏鸣》为基础语言,向宇宙发送第一份非编码式和平宣言??不是文字,不是图像,而是一小时纯粹的人类集体情绪实录,涵盖悲伤、喜悦、悔恨、希望、愤怒与宽恕。
发射当天,全球暂停所有娱乐节目。
电视屏幕变黑,广播静默,电影院关闭。
取而代之的是千万人同时闭眼冥想,用心跳、呼吸与思念构筑这场星际告白。
小满站在鸣心岛最高处,双手贴于胸前。
她感受到亿万情绪汇流成河,顺着共鸣网络升腾入太空。
那一刻,她看见了林晚。
不是幻象,也不是投影。
是在无数人心中同时浮现的画面:那个穿白大褂的女人站在实验室门口,回头一笑,然后转身走入光芒之中,身影渐渐化作漫天星辰。
“妈妈走了。”
小满轻声说。
苏念搂住她肩膀:“但她留下了桥。”
门fullyopened后的世界,并非乌托邦。
仍有痛苦,仍有误解,仍有死亡。
但不同的是,痛苦不再被压抑,误解愿意被倾听,死亡也不再意味着彻底告别。
一位癌症晚期患者在临终病房录下最后一段哼唱,三天后,他八岁的女儿在梦中“听”
见父亲说:“别怕黑,我也在这里。”
醒来时,枕边多了一片发光的羽毛,经检测为当地不存在的鸟类物种。
心理学家称之为“情感能量具象化”
;神学家称其为“灵魂显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