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爱看书】地址:https://www.aksss.org
曾巩端着酒杯,带着他的弟弟们和妹夫们走了过来,脸上带着真挚的笑意:“你我作为同年,日后同在朝堂,还望相互扶持。”
陆北顾转身,举杯与之相碰:“子固兄言重了,弟初入仕途,诸多事宜,还需向兄请教。”
这话不假,曾巩跟陆北顾真不是一辈人,曾巩跟王安石和王陶是一辈的他的好友也都是二十年前那拨进士,已经有了不少位至知州级别的人脉,对庙堂里的事情也知晓甚多。
随后,陆北顾又跟曾巩的弟弟曾牟、曾布、曾阜,以及妹夫王无咎、王彦深,相继碰杯叙话。
几人正说着,苏轼、苏辙兄弟也联袂而来。
苏轼虽因殿试名次不及预期而稍显落寞,但此刻酒意上涌,又恢复了往日的豪迈,他拍着陆北顾的肩膀,朗声道:“今日琼林宴,见你这般气度,方知这状元之名,实至名归!
他日朝堂之上,必是另一番风云际会!”
苏辙则更为沉稳,碰杯时低声道:“今日恩荣已极,然木秀于林,风必摧之,陆兄还须谨慎。”
陆北顾心中一凛,知道苏辙此言是真正的朋友之语,他郑重颔首:“子由提醒的是,我谨记于心。”
人来人往,应酬之间陆北顾始终保持着从容谦和的态度,应对得体,既不过分矜持,也不显骄狂,令众人愈发心折。
宴席终有尽时。
夕阳西下,将琼林苑染上一层金红色的光辉。
丝竹管弦之声渐歇,宫娥彩袖的翩跹舞姿也缓缓落幕,持续了整整一下午的盛宴,终于在一种微醺而满足的氛围中接近尾声。
这时,礼部的官员开始引导他们有序离场。
在礼官的引导下,众进士怀着兴奋之情,依依不舍地开始离开这座皇家园林。
人群开始向苑门移动,互相道别之声不绝于耳。
按照惯例,琼林宴后新科进士们便可各自归去,与家人分享喜悦,等待吏部的正式授官文书。
这个等候时间通常是半个月到一个月,不会马上就授官。
因为负责给新科进士授官的吏部流内铨,是需要根据殿试排名、籍贯以及现有的空缺,来综合权衡某个进士应授差遣的,这里面说法很多。
不过通常来讲,绝大多数新科进士都会分配到地方做官,一甲的进士能以通判、判官的差遣起步,而二甲及以后的进士,大多就是知县、主簿甚至仅仅只是参军了。
至于留京任职的则非常少,全都是有特殊关照的。
而这种授官也意味着,过不了多久,他们这些同年便会散如满天星,再难相聚。
陆北顾走出琼林苑的时候,回头望了一眼。
夕阳的余晖为他挺拔的身姿镀上了一层金边,腰间的金荔枝带熠熠生辉。
今日之后,他的名字必将随着“连中四元”
的佳话传遍天下士林!
然而,陆北顾深知,这仅仅是一个开始!
东华门外的唱名、琼林苑中的恩荣,是过去寒窗苦读的终点,也是未来入仕的起点。
殿试前的陷害风波犹在眼前,对于陆北顾来讲,朝堂的暗流并未停息,他的敌人贾昌朝仍居高位前路漫漫,唯有掌握权柄,方能披荆斩棘,实现“他日封侯,更看海涛奔壮”
的宏愿。
陆北顾转过身,目光投向暮色渐浓的开封城。
那里,有他即将开始的仕途,更有待他开拓的天地。
翌日。
喧嚣随着星辰一同隐去,禁中在晨曦中恢复了往日的肃穆。
殿内,官家赵祯卧在御榻上,带着明显的倦容。
昨日的琼林宴他虽提前走了,但多饮了几杯酒,终究让他本未痊愈的身子更添了几分疲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