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爱看书】地址:https://www.aksss.org
屋内死寂无声。
程岩粗重的喘息、林晚压抑的抽噎、窗外凄惶的雨声,交织成一张无形的网,勒得人心脏发疼。
苏云岫脸色苍白如纸,那团染血的绷带像烧红的烙铁烫在她的视线里,百口莫辩的绝望几乎将她吞噬。
程岩那淬毒般的指责,不仅是对她忠诚的怀疑,更是对她艰难建立起的、脆弱的新生的一种残忍否定。
就在这时,一直沉默如泥塑的钱益民,佝偻着背,极其缓慢地从怀中内侧口袋掏出一个边缘磨损、颜色发黄的牛皮纸信封。
那信封薄薄的,却仿佛重逾千斤。
他的动作缓慢而郑重,瞬间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连程岩都暂时压下了怒火,惊疑不定地看着。
钱益民没有看任何人,浑浊的目光似乎穿透了眼前的纷争,落向了更久远、更沉重的过去。
枯瘦的手指带着不易察觉的颤抖,极其小心地从信封里抽出几张泛黄脆弱的纸张——像是陈年的户籍页、一份模糊的剪报和一份格式冰冷的官方文书抄件。
他将这些纸张轻轻放在桌上,正压在那团刺目的绷带和那张写着数百万元法币天价药单的黄纸上。
古老的纸页与代表当下残酷现实的物品叠放在一起,形成一种触目惊心的时空交错感。
“七爷,”
钱益民的声音嘶哑得如同破旧风箱,却带着一种奇异的、定人心魄的沉静,“您之前让我彻底清查‘白露’……清查苏小姐的来路,掘地三尺,任何蛛丝马迹都不放过。
这些东西……刚到手不久,本想等眼前急务稍缓再呈报。”
他顿了顿,仿佛在积蓄力量,每一个字都说得异常艰难。
他枯槁的手指率先指向其中一页剪报,上面的铅字因年代久远和纸张劣质而模糊不清,但标题仍可辨认:《苏州小学□□苏氏夫妇于返乡途中不幸罹难疑遭溃兵劫掠》。
日期是七年前,1941年初春,抗战最艰苦的阶段。
“苏景明,陈婉如。
苏州城西小学□□。”
钱益民的声音平板无波,却字字如锤,砸在凝固的空气里,“教书育人,安分守己,在街坊邻里间口碑极好。
抗战期间,苏州沦陷后,他们私下收留掩护过两名因空战负伤、跳伞落单的重庆来的飞行员,藏在学校废弃的仓库隔间里足足半个月,寻机送了出去。
不知怎么……就走漏了风声……”
他喉咙滚动了一下,声音愈发干涩,“返家探亲途中,乘的船在运河岔口被截,人……没了。
报的是溃兵劫财害命,现场……做得干净,没留下活口,也没找到财物,死无对证。”
苏云岫猛地闭上眼,身体剧烈一晃,险些栽倒,被身旁的沈曼笙及时扶住。
那些被刻意尘封、鲜血淋漓的记忆碎片呼啸着扑来——父亲灯下批改作业时温煦的侧脸,母亲哼着苏州小调在灶间忙碌的身影,仓库里压抑的呼吸声和消毒药水味,深夜摇橹送人时的吱呀声与心跳声,母亲最后塞给她那块微温的、带着桂花香气的糕饼,以及之后传来的冰冷噩耗……还有记忆深处,那双锃亮的、停在绝望的她和年幼弟弟面前的皮靴,以及皮靴主人冰冷审视的目光……
钱益民的手指移到另一份格式冰冷的文书上——那是一份76号内部吸收人员的特殊备案表抄件,右下角有一个模糊的、深红色的拇指印,刺眼得如同鲜血。
“父母双亡,家破人亡。
底下……还有个不满十岁的幼弟,小名阿宝,突发急病,高烧不退,腹泻不止,需要当时价比黄金的盘尼西林救命。
乡下郎中束手无策。”
钱益民的声音里终于渗出一丝极淡的、却锥心刺骨的嘲讽,“就在那时,76号的人,‘恰巧’出现了。
药,他们摆出一副能给的姿态。
条件……只有一个。”
他抬起浑浊的眼,扫过程岩那张已然僵住的脸,“签下这张卖身契,从此世上再无苏云岫,只有代号‘白露’,成为他们手中一把没有过去的刀。”
他不用再说下去。
屋内所有人都明白了。
那不是选择,是彻头彻尾的、针对家破人亡、走投无路的孤雏的精准勒索与吞噬。
用她的自由、尊严、乃至灵魂和未来,去换取至亲幼弟一线渺茫的生机。
她踏入76号那魔窟的第一步,脚下踩着的就是至亲的尸骨和另一至亲的性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