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爱看书】地址:https://www.aksss.org
她用手在空中画着扩散的圆圈,形象地比喻着。
“这些电波携带着能量和信息,以光速向宇宙空间扩散开去。”
“哦!
所以那个大背包里伸出来的长杆子,就是天线?用来‘扔’电波的?”
林小满恍然大悟。
“聪明!”
吴磊竖起大拇指,“天线就是发射和接收电波的关键‘门户’。
发射时,它把电路里的电信号转换成电磁波辐射出去;接收时,它捕捉到空间中的电磁波,再转换回微弱的电信号。”
“电波发出去了,怎么带上我们要说的话或者信息呢?”
陈默问到了关键点。
“这就是‘调制’!”
吴磊兴奋地拿起那个拆开的电路板,指着上面几个关键的元件,“就像我们寄信,信纸本身是载体,上面写的字才是信息。
在无线电里,我们产生一个稳定的、特定频率的高频电波,叫做‘载波’(就像那张空白信纸)。
然后,我们要传递的声音信号(比如说话声),通过话筒转换成低频的电信号(就像写好的字)。
调制,就是把代表声音的低频信号,‘加载’或者说‘印’到高频的载波上去的过程!”
他努力用最首观的方式解释:“想象一下载波是一个快速闪烁的灯塔灯光。
如果我们想用灯光传递信息‘SOS’(三短三长三短),我们就要按照这个规律去‘开关’灯光,或者改变灯光的明暗程度。
在无线电里,有两种主要的调制方式:”
1.调幅(AM):“就像改变灯光的亮度。
载波的‘幅度’随着声音信号的变化而变化。
声音大,幅度就大;声音小,幅度就小。”
吴磊用手比划着高低起伏。
2.调频(FM):“就像改变灯光闪烁的快慢。
载波的‘频率’(每秒振荡的次数)随着声音信号的变化而变化。
声音尖(频率高),载波频率就跟着变高点;声音沉(频率低),载波频率就变低点。”
吴磊的手指快速抖动,模拟频率变化。
“我们平时听的广播电台,用的就是这两种方式。
AM传播距离远,但容易受干扰,音质差;FM音质好,抗干扰强,但传播距离相对近些。”
苏晴补充道,“这个设备,两种调制方式都能支持。”
“调制好的电波通过天线发射出去,像水波一样扩散。
在遥远的地方,另一台无线电接收机,用它的天线捕捉到这些微弱的电波。”
苏晴接着讲接收端,“捕捉到的信号非常微弱,且混杂着各种干扰(宇宙噪音、雷电、其他电台等)。
接收机首先要进行‘调谐’,就像收音机选台,通过调整内部电路的频率,让它只对我们想接收的那个特定频率的载波产生‘共鸣’,把目标信号筛选出来、放大。”
“然后,最关键的一步——‘解调’!”
吴磊接口,语气激动,“就是把加载在载波上的、代表原始声音的低频信号‘剥离’出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