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爱看书】地址:https://www.aksss.org
水面结着厚厚的冰层,需要用石头或铁钎费力地凿开冰洞。
冰冷的溪水溅到衣服上,瞬间就会结冰。
李三有一次不小心滑倒,半条腿浸入刺骨的冰水中,棉裤瞬间冻硬,如果不是旁边的王翠花眼疾手快将他拖上来,后果不堪设想。
即便如此,他的小腿也冻伤了一大片,红肿发亮,火辣辣地疼,苏晴用了不少冻伤膏才勉强控制住伤势。
严寒,比丧尸更清晰地展示着它的獠牙。
它无孔不入,悄无声息地消耗着人的体力、意志,甚至生命。
“这样下去不行。”
一次晚饭后,围坐在温暖的地窖火塘边,陈默看着众人疲惫而冻伤未愈的脸颊,沉声说道。
火光照耀下,每个人的影子在低矮的窖壁上晃动。
“光是柴火,只能保证暖巢不冷。
但人要出去活动,要战斗,靠这身棉袄,扛不住多久。”
众人的目光都带着忧虑。
现有的冬装,大多是单薄的旧棉衣,或是几层破旧衣服套穿,在极寒面前形同虚设。
“得想办法做更厚实的防寒服。”
苏晴看着李三红肿的小腿,眉头紧锁,“特别是手脚和头面部的防护,最容易冻伤。”
“厚实…得有填充物。”
吴磊推了推眼镜,镜片反射着火光,“棉花最好,可咱们哪有?羽绒更别想。”
“稻壳!”
林晚突然眼睛一亮,指着角落堆放粮食的地方,“地窖里不是有很多稻谷吗?咱们脱粒剩下的稻壳!
那东西又轻又蓬松,塞在衣服夹层里,肯定暖和!”
这个想法如同黑暗中点亮了一盏灯!
“对!
稻壳!”
王翠花也兴奋起来,“以前听老人说过,穷人家没棉花,就拿稻壳装枕头、填褥子!
肯定管用!”
材料有了,工艺成了关键。
没有缝纫机,全靠手工。
林晚和王翠花成了主力。
她们将收集来的相对完整、厚实的旧衣物(主要是从废弃房屋里找到的棉大衣、厚棉裤)拆开,仔细洗净晾干(在火塘边烘烤)。
苏晴则带着吴磊、李三负责处理稻壳。
他们将稻谷铺在火塘边相对温暖的地面上,用木棍反复捶打、揉搓,再将脱下的稻壳仔细收集起来,用细筛筛去灰尘和碎米粒,留下相对干净、蓬松的壳子。
林晚和王翠花则将拆开的衣物内衬重新缝合,但留出许多开口。
然后,如同填装沙袋一般,小心翼翼地将筛净的、干燥蓬松的稻壳,一点一点地塞进衣服的夹层里,重点填充在胸口、后背、关节等容易受寒的部位。
她们针脚细密,确保稻壳不会轻易漏出。
一件件臃肿、鼓囊囊,却异常厚实保暖的“稻壳防寒服”
逐渐成型。
为了加强关节活动部位的保暖,她们还用多层厚布缝制了护膝、护肘,同样填充稻壳,用布带绑扎固定。
头部防护则用厚实的毛线帽或者多层厚布缝制的“套头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