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爱看书】地址:https://www.aksss.org
鲁定公八年(前502年)年底,中都廨舍
中都的冬夜比曲阜更冷,西北风裹着郊外麦田的霜气,从廨舍的木窗缝里钻进来,卷起案上的碎竹简,吹得烛火明明灭灭。
西张蒲团围着一张半旧的柏木案,案面被常年的算筹磨出细密的纹路,像极了汶泗两岸被犁过的田垄。
案上摊着中都邑舆图,是用染了墨的麻布缝的,汶水用蓝线标绘,泗水用黑线,两岸的原野被墨笔勾成密密麻麻的方格,每格旁边都用小字注着“百亩畎田”
、“去年收成三百石”
。
舆图旁边堆着的竹简快没过烛台,最上面一卷是《中都农情记》,竹简边缘被手指
iconicon-uniE06C"
>
iconicon-uniE0F9"
>得发毛;算筹是象牙做的,在烛火下泛着冷光,碰撞时发出细碎的响。
孔子端坐于东侧蒲团之上,身着一袭洗白的素色儒衫,领口沾染着一团墨渍——乃是刚才圈画舆图时,毛笔握持不稳所致。
他左手按压在舆图上“农技”
二字的墨团处,右手轻捻须尖,声若汶水之流,沉稳如泰山,压过窗外风声:“‘礼技钱’三元一体之源,三字拆开乃三样事物,合之则为一条生路。
礼仪定尊卑,农技兴粮食,市场通钱财。
许子,汝先言中都之农技底蕴,吾等方可算准贷款之数。”
许衡坐于北侧,腰悬《耒经》一卷,此数年以农正之职为鲁国主持畎亩“三件套”
技术改造,乡人皆呼之“垄圣”
,其农学己为各国尊为“沟洫学派”
,强调“深沟高垄、以田济礼”
。
他双手满布老茧,指节因常年握犁而粗大,指甲缝中尚嵌有少许泥土——今早他尚在郊外麦田查看冻苗,此刻身子前倾,重重按压在舆图上汶水南岸之方格上,麻布舆图因之凹陷:“中都现今有三万畎亩,此六年以来,己稳定为麦粟两熟、粟米一熟之轮播之法,一年可收六万石。”
他略作停顿,拿起一根象牙算筹,于案上摆成一个“六”
字,算筹尖端尚沾有少许麦麸:“此数年儒商会馆农具坊负责畎亩技术服务费,去年自十抽一降为二十抽一,三万畎亩即三千石;种子按百亩用十石计,又为三千石,若农户于春播时未能完成垄耕,无种子则唯有借高利贷矣。”
这话让案上的气氛沉了沉,子贡坐在南侧,他刚从曲阜赶来,此刻他翻着一卷磨软了的辛文子写的《中都礼技钱三元试点》。
他手指在“常平仓”
三个字上划过,指甲盖把竹简上的墨迹蹭掉了点:“原试点方案是在中都设‘儒商钱庄’,低息支持农技服务,这样不用农夫全款买铁犁、耕牛和种子,钱庄贷给他们,秋收后还粮!”
他从怀里掏出一张麻纸,是用曲阜的楮树皮做的,上面用墨笔画着歪歪扭扭的贷款流程,旁边还注着小字:“丰年粮贱,咱们用平价收粮存着,不让农夫亏本;荒年或青黄不接时,百姓要办丧礼却没粮,钱庄贷粮或贷钱,只收利息,看家境浮动,有的甚至免息,这样一来,百姓不会因为没钱买犁误了农时,也不会因为办丧礼卖田卖地;钱庄收的粮,既能补济丧基金,又能平抑粮价,一举两得。”
辛文子坐在西侧,他是钱庄总设计师,春秋第一轻重大师计然的弟子,越国大夫范蠡的师兄,还是一身青布深衣,腰悬佩玉“权衡”
,他拿着象牙算筹,在案上飞快滑动,算筹碰撞的声音像细雨打在瓦上,每一次碰撞都对应着一个数字:“还得加‘礼业常平仓’。
三桓的棺椁、明器都是专供,丰年造得多了堆在宗庙的角落里发霉,荒年又把价格涨翻倍——去年曲阜粮荒,一副柏木棺从五十币涨到一百二十币,比农户一年的收成还多。”
他把算筹摆成一个“仓”
字的形状,声音里带着点疲惫,却很坚定:“咱们设个常平仓,丰年多造些棺椁、明器存着,荒年按平价卖,既能稳价,又能让庶民也用得上像样的礼器。
这样一来,就有了五种贷:农技贷、葬礼贷、棺椁贷、明器贷、织染贷,算下来,原来儒商会馆设计的是,用十万铜币与三千石粮当准备金。”
“五种贷尚不足。”
少正卯言道,其昼方自郈邑至,身犹带泗水之水汽,手持一皮质封面之盐铁贸易账册,账册上以朱砂记上月自吴地运来之盐有三百石,自齐地购得之铁有五百斤,每笔皆画勾。
彼将账册展于案上,指“盐铁短缺”
之批注曰:“鲁国缺盐铁铜,此乃生产战略物资也——无盐,百姓将病;无铁,农户之犁将断;无铜,连铜钱亦铸不出。
当加‘盐铁铜贷’,亳社愿出五万币与二千石粮入股,吾等予盐商、铁匠低息贷款,使彼等多进货、多造农具,既可补鲁国之短板,又可使钱庄多得收入。”
孔子举目,望向少正卯,二人目光于烛火下交遇——上半年儒商会馆与亳社势若水火,双方为“商政与礼政孰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