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爱看书】地址:https://www.aksss.org
景公的声音洪亮,目光落在孔丘身上,“五年前你以三沸说‘秦穆公霸西戎,在于志大行正而用贤’,寡人一首记着。
这五年你的儒商做的很不错,以私学教礼政,以商贾济冻土,以共股安百工——今鲁公和季孙执政卿大夫不和,寡人很想听听,你认为‘何如而国可治’?”
孔丘躬身行礼,目光扫过殿内的众人,最后落在昭公身上:“丘以为,治国之要,在‘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做君主的要像君主,恪守仁道,体恤庶民;做臣子的要像臣子,忠于职守,不谋私利;做父亲的要像父亲,以身作则,教导子女;做儿子的要像儿子,孝顺恭敬,不忘本分——如此,
iconicon-uniE070"
>
iconicon-uniE083"
>有序,政治清明,国家自然不乱。”
他顿了顿,语气加重:“就像这次我鲁国,君上若能体谅季孙氏的难处,季孙氏若能尊重君上的权威,就不会有长府之役,不会有君上流亡。
如今君上想借复仇,三桓想自保,双方都忘了‘仁’的根本——庶民的安危。
这样下去,即使能夺回权力,鲁国也会因战火而衰败。”
景公听完,猛地拍案,大声赞道:“善哉!
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
他指着案上的粟饼,语气激动,“如果社会秩序混乱,君臣相斗,父子反目,就算有再多的粮食,也吃不安生!”
昭公坐在一旁,脸色发白。
他没想到,孔丘会当着齐侯的面,把鲁国的内乱归结为“君臣失序”
,而不是季氏的专权。
他刚想开口反驳,晏婴却先一步说话了:“夫子说得对。
当年管子相齐,先定‘士农工商’之序,再行‘富民’之策,齐国才得以称霸。
如今鲁国的问题,就是‘序’乱了——君失君道,臣失臣道,才会有今日之祸。”
景公点头,目光转向孔丘:“夫子,寡人听说三桓联防,以费邑为枢,郈邑为脊,郕邑为尾,准备将我齐军决战于汶水北岸,你作为三桓的使者,他们有什么具体的说法?”
孔丘拿出最新鲁国舆图,摊在案上:“三桓的意思是,鲁国内乱,不该让齐军插手。
他们愿意撤出郓邑,让齐军进入,但齐军不能南下,更不能伤害庶民。
君上可以住在郓邑,和三桓慢慢谈复位之事——这样既给了齐国‘勤鲁’的面子,又能避免战火扩大,让鲁民少受苦难。”
景公看着舆图,手指在郓邑的位置上轻轻点了点:“你的意思是,让寡人只攻郓邑,不南下?”
“正是。”
孔丘的声音坚定,“齐侯若真心想帮君上,就该为鲁民着想。
若齐军南下,晋卿必然会借口‘勤鲁’出兵,到时候齐鲁晋三国在鲁国混战,受苦的还是庶民——这不是‘礼’,是乱’。”
景公沉默了半晌,突然笑了:“夫子果然是‘仁’者。
寡人答应你,齐军只攻郓邑,不南下。
但鲁公复位之事,还要看他和三桓的谈判断。”
他看向昭公,语气缓和了些,“鲁公,你觉得呢?”
昭公看着布防图,又看了看孔丘,最终点头:“寡人答应。
但寡人不会和季氏谈。”
孔丘松了口气,躬身行礼:“多谢齐侯体谅鲁民。”
他知道,这只是暂时的平静,但至少,战火被限制在郓邑——叔孙昭子的心血,没有白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