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爱看书】地址:https://www.aksss.org
他示意冉耕上前,打开钱箱。
冉耕穿着儒商会馆的玄衣,手里拿着账册,声音清晰:“今年‘百工共股池’共得铜币三万枚,一千二百名百工,每人分红二十五枚,仁义铺整合丧韵堂、哀思会,愿意给每人每月加五枚补贴,首到军事管制结束。”
百工们顿时沸腾了。
老木工颤巍巍地走上前,接过冉耕递来的铜币,手指
iconicon-uniE06C"
>
iconicon-uniE0F9"
>着冰凉的金属,眼泪突然掉了下来:“去年我老伴去世,多亏仁义铺的济丧基金,才买得起松木棺。
今年又给这么多钱,我……我一定好好做楼车,保鲁国!”
漆工也上前,铜币揣进怀里,拍得“叮当”
响:“我儿子在费邑当兵,我多涂些防锈漆,让他的剑更耐用!”
织工们齐声喊道:“我们多织麻布,让士兵们有甲胄穿!”
器工们举起手里的箭镞,阳光照在镞尖上,泛着寒光:“我们多铸箭镞,射退齐军!”
孔丘看着这一幕,眼里泛起暖意。
他想起叔孙昭子在剑室里说的“民本不可弃”
,想起老子说的“上善若水”
——这些百工,就是鲁国的水,能载舟,也能覆舟。
他抬手示意大家安静:“还有一件事——为国战死的士兵,由国家执行国葬,仁义铺负责丧葬,不花百姓一分钱。”
百工们再次欢呼,声音震得杏坛上的杏叶簌簌落下。
季平子站起身,玉珏“嗒”
地敲在木台上:“百工们放心,季氏会给你们提供足够的木料、漆料、麻线、铜料,你们只管造兵器、造楼车、造甲胄——鲁国保不住,我们谁都活不了。”
叔孙不敢也起身,声音带着哽咽:“我父亲若在,看到你们这样,一定会很欣慰。
他临终前说道‘礼之本在仁,仁之本在民’,你们就是鲁国的‘仁’,是鲁国的希望。”
百工们齐声高呼:“守周礼,不叛鲁,不背主!”
声音像惊雷,回荡在曲阜城西的天空。
孔丘望着他们,又望向远处的仁义铺、儒商会馆,心里清楚——这就是“仁”
的力量,是比兵策、比权力更强大的力量。
十月廿五晚,孟孙氏明器工坊里,油灯昏黄的光映在墙上,投下胥无咎的影子。
工坊里堆满了未完工的陶俑,有的缺了胳膊,有的没了头,像一群沉默的幽灵。
胥无咎坐在角落里,面前摆着一张竹简,手里握着一支狼毫笔,笔尖沾着用朱砂和胆汁调的墨水——这种墨水干了之后会变色,只有用醋擦才能显形,是吴国间谍常用的密写方式。
他耳边还响着白天杏坛上百工的欢呼,眉头却皱得很紧。
叔孙昭子的死、孔丘的赴齐、三桓的防御体系、百工的效忠……这一切都打乱了他的计划。
他是伍子胥的族侄,是吴国安插在鲁国的眼线,任务是搅乱鲁国内政,为吴国北上铺路。
可现在,鲁国不仅没乱,反而因为齐军的威胁,变得空前团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