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

第三卷史鉴 三代儒商的变化(第4页)

天才一秒记住【爱看书】地址:https://www.aksss.org

此举实现“一举三得”

?声望提升:赢获底层民众与寒门士子的认可;

?队伍锻炼:让学生参与补贴发放与流程管理,提升其企业协会运作能力;

?行业监察:以“补贴执行者”

的身份,名正言顺监督各采邑儒商会馆的礼秩使(多为采邑主家臣),遏制贪腐。

1.介入礼秩使人事任命:

“儒商济丧”

与“齐侯问政”

(孔子与齐景公讨论治国)后,三桓意识到圣人及其私学的价值,开始将家臣子弟送入孔学私塾学习礼政。

为保证丧葬业财政稳定、惩治家臣贪腐,三桓最终同意:由孔学私塾毕业的三桓家臣子弟,担任三桓势力范围内儒商会馆的礼秩使——标志着圣人通过“学”

的影响力,正式介入丧葬业核心人事权。

六、春秋手工业格局与鲁国的“工坊垄断”

逻辑

(一)春秋工坊vs西方18世纪早期工厂:规模与技术的代差

长期受西方史观影响,部分人认为春秋战国是“落后的奴隶社会”

,但史实显示,春秋时期的手工业工坊在组织形式与技术水平上,均遥遥领先西方18世纪近代早期工厂。

1、1771年,理查德·阿克莱特(RichardArkwright)在德比郡克罗姆福德(ford)建立的棉纺厂,这个克罗姆福德工厂是西方公认的,被誉为现代工厂制度的雏形,采用水力纺纱机,实行系统化生产管理,对工业革命有深远影响。

1771年建厂时候的主体建筑长33米宽11米,只有约363平方米,开始进行生产了。

尽管1783年阿克莱特购入周边土地达2000英亩(约809公顷),需要注意的是,这2000英亩的土地不仅包括了工厂本身,还包含了相关的工人住宅、配套设施以及未开发的土地。

因此,工厂实际的生产区域占地面积会远小于这个数字,估计不到1万平米。

2、春秋时期的工坊规模有多大,如洛阳北郊西周遗址面积达9万-12万平方米,当时组织和管理最先进的,生产的专业化、商品化程度和社会经济影响力最大的是山西侯马的晋国铸铜遗址,5万平米方的工厂生产规模,铸造青铜工具、货币、日用品等商品为主,产品产量大、技术高超,组织严密,己实行“物勒工名”

的质量责任制度。

除了侯马,在其他诸侯国的都城也发现了规模较大的手工业作坊区,山东临淄的齐国故都发现了多处冶铁遗址,其中最大的一处面积达40万平方米,河北易县燕下都城内也有多处冶铁遗址,总面积达30万平方米。

3、春秋战国时期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如下:

-青铜冶铸:继承了商周的高超技术,并发展出失蜡法、分铸法等工艺,使纹饰更精美复杂。

金银错(镶嵌金银丝)和线刻工艺也开始应用。

-冶铁:春秋中期以后,冶铁技术有了重要发展,出现了白口铸铁和韧性铸铁,并己使用鼓风竖炉。

这为铁器逐渐普及奠定了基础;

-纺织:出现了较为完整的织机和专业的染色技术,能生产出锦、绣等高级丝织品以及精细的苎麻、葛布;

-陶瓷:主要采用轮制(拉坯成型)技术,提高了生产效率,原始青瓷也开始发展;

-木工:出现了鲁班这样的杰出工匠,铁制工具(如斧、锯、凿、钻等)和测量工具(规、矩、绳、悬等)己广泛应用。

-管理制度:官府工坊实行“物勒工名”

(产品刻工匠姓名,追责质量),分工细致,这几年热议的为秦统一的箭生产质量就是这个“物勒工名”

质量管理体现。

4、西方18世纪早期工厂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

-以水力纺纱机为核心,技术单一,仅适用于棉纺行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终宋商场红颜路遮天:妖皇雪月清农门长安都市绝品神瞳超级全能系统绝色魔妃倾天下灵气复苏:签到终极修炼天赋四合院:情满四合院外传为奴皇兄万岁名门挚爱:帝少的千亿宠儿超神宠兽店亿万老公宠妻无度从斗破开始当大佬朱雀记超级吞噬系统逐道长青武林半侠传特种兵之二次入伍神诡世界修仙从制符开始青珂浮屠北马寻龙吞噬星空通灵王妃每天都想和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