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爱看书】地址:https://www.aksss.org
在无畎亩、一年一熟的条件下,一户人家种地部分倒亏513枚铜币;必须靠纺织、佣工、狩猎或借贷弥补,根本谈不上结余。
只有“铁犁牛耕+畎亩+粟麦两熟”
农业三件套在汶泗平原的推广,把亩产提到2石以上,才能把账本扭正,所以小说在第五卷设定了,农业三件套+丧葬金融+礼政,让鲁国走向强国之路是51岁孔子在众多天才弟子辅助下,在鲁国摄相事从政的主要工作。
在孔子年轻时期,鲁国财政一年收入是多少?
七、单产与总产量
-无畎亩、一年一熟、平均净产1石周亩,300万亩(周亩)
-年毛产=300万亩×1石=300万石
八、田赋折铜币(什一税)
-300万石×10%=30万石
-20万石×30枚石=900万枚
以上总结:鲁国在“无畎亩排灌+休二耕一”
条件下,仅靠汶泗平原田赋能拿到的年度硬通货收入为900万枚铜币。
九、三桓“西分公室”
后的分配比
昭公五年(前537)三家己把军赋、田赋切成4股:
-季氏择2股→50%
-叔孙氏1股→25%
-孟孙氏1股→25%
文献原话:“西分公室,季氏择二,二子各一,皆尽征之,而贡于公。”
“尽征之”
说明先把整块税粮收走,再象征性“贡”
一点给国君。
十、公室到底能拿多少
同段《左传》紧接说“贡于公”
,但未写比例。
参考晏婴、乐祁对鲁君收入的形容“寡不能具六耦”
,可推定三家对公室只缴其征额的10%左右。
因此900万枚×10%=90万枚归公室;
剩余90%=810万枚由三家首接瓜分。
按照小说设定的孔子24岁和27岁两个时间三个丧葬业套餐价格,十抽一税赋,税赋公室和三桓各分五成,那么两者在丧葬业税赋分别是多少,而丧葬业中的木材供应,麻布供应和明器等被三桓专卖垄断,三桓在丧葬业到底赚了多少?
十一、死亡市场常量
-年均死亡率:3%→年死亡:1.8万人
-平民85%→1.53万人
-士人12%→0.216万人
-大夫3%→0.054万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