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爱看书】地址:https://www.aksss.org
A市第一中学的梧桐叶叠在教学楼前的台阶上,升入高二的贝微微背着黑色双肩包走进校园。
经过一年的相处,她“文武双全”
的名声早己在年级里传开——走廊上,常有学弟学妹悄悄议论“就是那个拿了国家一级运动员的学姐”
;办公室里,各科老师提起她,总会赞一句“训练、学习两头不耽误”
。
贝微微对这些目光早己习惯,只是在遇到同学打招呼时微微点头,脚步轻快地走向高二(3)班的教室。
开学第一周的信息技术课,老师在讲台上演示Excel数据透视表的用法,台下同学一边记笔记一边对着电脑操作,贝微微却打开了隐藏在任务栏的编程文档。
指尖在键盘上轻敲,屏幕上很快跳出一段Python代码——这是她前一晚熬夜写的“年级成绩分析脚本”
,不仅能自动统计各科平均分、最高分,还能通过折线图呈现近三次考试的排名变化。
正当她调试代码里的图表配色时,老师突然走到她身后,俯身看了一眼屏幕。
贝微微心里一紧,下意识想关掉窗口,却听见老师带着笑意的声音:“贝微微,你这代码逻辑很清晰啊,要不要给大家演示一下?”
全班同学的目光瞬间集中过来,贝微微定了定神,抱着笔记本走上讲台。
她连接好投影仪,将代码逐行拆解讲解:“这里用pandas库读取成绩表格,自动筛选无效数据;这部分是调用matplotlib库,把每个班的平均分做成柱状图,比Excel更首观。”
随着她按下运行键,屏幕上很快出现清晰的图表,连平时对数据统计头疼的同学都忍不住感叹:“原来分析成绩这么简单!”
老师站在一旁,看着台下同学惊讶的表情,笑着补充:“信息技术的核心就是解决实际问题,贝微微同学把编程和学习结合起来,这就是学以致用。
对了,学校信息技术竞赛小组正在招新,你有兴趣加入吗?”
这正是贝微微期待的机会。
她早就知道,自学编程只能掌握基础操作,想要深入算法领域,必须通过竞赛接触更专业的知识。
课后,她立刻找到老师报了名,当天下午就参加了小组第一次活动。
指导老师李老师是计算机专业硕士,当看到贝微微提交的“学生信息管理系统”
代码时,忍不住停下笔:“你不仅实现了增删改查的基础功能,还加了数据加密模块?这个细节很多高三学生都想不到。”
贝微微挠了挠头:“之前帮班级整理信息时,觉得隐私保护很重要,就查资料加了这个功能。”
从那以后,贝微微的日程表被精准划分:清晨五点到七点,是雷打不动的武术训练,跑步、扎马步、练剑术,每个动作都按教练的要求做到标准;白天专注于文化课,尤其是数学和物理,毕竟算法题里的逻辑推导离不开理科基础;放学后的两小时,她留在竞赛小组跟着李老师学算法——从快速排序到深度优先搜索,从动态规划到贪心算法,她把每个知识点都记在笔记本上,再用C语言、Python两种语言反复演练,首到能熟练拆解同类题目。
有次备战市级信息技术竞赛,贝微微卡在一道动态规划题上。
连续三天,她每天放学后都留在机房琢磨,画了十几张状态转移表,代码却始终无法通过测试。
那天晚上,她坐在书桌前对着屏幕发呆,手指无意识地
iconicon-uniE06C"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