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爱看书】地址:https://www.aksss.org
火车驶入深圳境内时,窗外的绿意己浓得化不开。
黄玲抱着熟睡的庄筱婷,看着站台上举着“黄玲”
牌子的表姨,眼眶瞬间热了。
表姨比记忆中苍老了些,鬓角添了白发,却依旧精神矍铄,一把接过她手里的行李箱:“玲丫头,可算把你们盼来了!”
中医馆叫“杏林堂”
,藏在老城区的巷子里,门头挂着块黑底金字的匾额,推门进去,满室都是药材的清香。
二楼有两间朝南的房间,表姨早己收拾干净,铺着崭新的床单,窗台上还摆着两盆绿萝。
“你们先住着,慢慢适应。”
表姨一边帮孩子们铺行李,一边说,“图南下周去附近的初中报到,筱婷去隔壁的小学,我都跟学校打过招呼了。”
安顿下来的第一晚,黄玲等孩子们睡熟,悄悄从帆布包底层翻出两本笔记——一本是表姨当年教她认药材时记的旧册,另一本则是她凭记忆,把神雕世界里的药方、脉法逐一整理的新稿。
昏黄的台灯下,她对照着两本笔记,手指在“清心解毒汤”
的配伍上停顿:神雕世界的方子用了“金银花三钱、连翘三钱、淡竹叶一钱”
,比中医典籍里的古方多了一味淡竹叶,却更能清三焦之火。
她没敢贸然声张,只把这份心思藏在心里,打算日后慢慢验证。
接下来的日子,黄玲成了杏林堂的“全能帮手”
。
白天她跟着表姨抓药、碾药,熟记馆里的常用方剂;晚上就对着笔记琢磨配伍,同时坚持练神雕世界里的基础吐纳术。
起初只是觉得精力比以前充沛,后来渐渐发现,指尖竟有了一丝微弱的暖流——那是内力初成的迹象。
有次帮表姨给病人把脉,她指尖的暖流顺着病人腕间的脉搏游走,竟能清晰察觉到对方肺经里的细微阻滞,连病人自己都没提的“偶尔胸闷”
,她都能精准点出。
“玲丫头,你这脉诊的本事,可比表姨准多了。”
表姨看着黄玲写下的诊断,忍不住惊叹。
有位常年咳嗽的老太太,表姨按“风寒咳嗽”
开了三副药,效果却不明显。
黄玲把脉后,犹豫着说:“表姨,老太太脉浮而数,不是纯风寒,是寒包火,得在麻黄汤里加三钱石膏,再用生姜蜂蜜调服,才能散里热。”
表姨半信半疑地改了方,三天后老太太特意来道谢,说咳嗽轻了大半,胸口也不发闷了。
这样的“意外”
多了几次,表姨终于忍不住问起:“你这手艺,不像是我教的那点皮毛,是不是后来又跟人学了?”
黄玲早有准备,拿出那本旧笔记,翻到夹着红叶的一页:“表姨,您走后我没敢丢了这手艺,后来在老家认识了位隐居的老中医,他教了我不少古方和脉法,还说我手稳、心细,适合吃这碗饭。”
这话半真半假,既圆了“医术突飞猛进”
的缘由,又不会暴露神雕世界的秘密。
表姨听了,愈发看重她的天赋,主动提议:“你得考个中医执医资格证,有了证才能独立坐诊。
我这有往年的考题和复习资料,你抽空看看,不懂的随时问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