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爱看书】地址:https://www.aksss.org
姚广孝嘿嘿一笑,说道:“青田公啊,贫僧吃了你家许多茶,就给你出一个主意,你就说你身体抱恙,不能见客,让景濂公回去吧。”
刘琏轻声说道:“那……那若是宋濂大人执意要探望父亲,该怎么办?”
姚广孝神情轻松地说道:“这有何难?你就说青田公染了风寒,不宜见客,若是景濂公非要进来,大不了青田公躺在床上盖着被子闭上眼,任凭他如何叫,青田公都不答应,不就好了?”
姚广孝说得办法老套,还有些无赖。
不过为今之计,也只能如此了,刘伯温可不想再搅进京城的乱局中。
诚意伯府外,听到了刘琏的回答,宋濂难掩失望之色,他深深地看了一眼诚意伯府,喃喃道:“罢了罢了,老夫就知道你刘基不会帮忙,哎!”
他转过身,苍老的身体瘦削,在萧瑟的秋风中无比落寞。
“狂徒冲撞圣人宅邸,折损清流圣地,却无人能治得了狂徒,徒呼奈何,徒呼奈何啊!”
宋濂不过是京城文人,乃至于天下文人的一个缩影。
朱皇帝这一招“留中不发”
,的确按住了朝堂的大人,也因为杨帆仅仅是围住孔府,捉拿嫌犯。
尽管宋濂、颜希哲等人奔走,国子监的儒生们多次抨击杨帆,局势还尚且能压得住。
但朱元璋怎么也没想到,没过几天,杨帆就给他来了一个大惊喜!
三日后,武英殿内,洪武皇帝朱元璋背着手,来回踱步,眉头皱成了一个“川”
字形。
平安从山东曲阜送来了一封奏折,朱元璋原本没有在意,认为平安就是简单讲讲山东最近的事务进展,可是一打开奏折,他傻眼了。
杨帆率领着亲军都尉府的护卫,还有刘弼手下的军兵,将孔家给抄家了!
孔府上上下下两百三十一口人,被杨帆抓了一个干干净净!
消息传到了京城,注定是压不住的,不过朱元璋也从平安的奏疏里面,得知了真相。
孔家在山东的所作所为,别说抄家,就是真的诛九族,按照律法都是可以的。
白莲教那是什么?那是朱元璋明令禁止的邪教,你孔家与白莲教勾结,是要造反不成?
朱标拿着奏疏,详细查阅了一遍,越看越心惊肉跳。
“父皇,不承想孔府在山东的势力,已经这般庞大?盘根错节之下,就连布政使都与其有利益勾结,若非杨帆过去发现得早,恐怕……恐怕要出大事!”
朱元璋冷哼一声,道:“孔家的心不小啊!
孔圣人有七十二弟子,孔府麾下就有七十二家士绅为走狗,孔家是真的将自己当成圣人了不成?”
说着,朱元璋的虎目里散发着一股子杀气,以孔府在山东的势力,足以组建起一支军队,对抗朝廷的军队。
大明刚刚建立,能征善战的将士都在,孔家当然不敢越雷池半步。
可是将来呢?朱皇帝总有老去的一天,大明也不可能永远鼎盛,若是大明有一天衰弱了,山东孔家趁势与邪教勾结起兵,岂不是要大明的命?
故朱元璋对杨帆抄家孔府,虽然觉得杨帆手段狠辣过了火,但结果朱元璋很满意!
对于孔圣人,朱元璋的情感很复杂,他出身于普通的农户,小时候穷得连裤子都没有,更别说读书了,所以他天生对儒家,就没有什么归属感。
反而孔子延续了千年的影响力,一直让朱元璋很担忧。
天下读书人都尊奉孔圣人,那孔府对士人的影响,就可牵动朝局,动摇江山社稷!
故在洪武二年的时候,朱元璋下诏令:“孔庙春秋释奠,止行于曲阜,天下不必通祀。”
朱元璋的本意是节制孔圣人的影响力,同时也免去了天下通祀的花费,节约民力。
谁知朱元璋这诏令一处,捅了马蜂窝一般。
大家哭得哭,闹得闹,朝野一片哗然,哭哭啼啼地如丧考妣,纷纷告假在家,一个个家里面跟办了丧事一样闹腾。
朱元璋与群臣僵持了一阵时间,最终只能收回成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