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爱看书】地址:https://www.aksss.org
“殿下,大朝会乃是历代传承之制,彰显朝廷威仪,君臣分际,确是不可或缺。
然则,陛下昔日于玉熙宫、西苑召对之方式,虽非循常例,却着实高效迅捷,能直达要害,省却许多繁文缛节。
此乃陛下圣明独断之处。”
李春芳也接口道。
“元辅所言极是。
今日朝会之上,严阁老所奏几条,诸如释奠先师、推进变法等,其本意虽无大错,然则具体如何施行,款项从何而出,人手如何调配,在朝会之上实难深入商讨。
譬如派遣张雨前往江南一事,其品级、权责是否足以协助张居正协调各省?若在玉熙宫,我等便可立即提出异议,当场斟酌。
但在朝会上,却只能容后再议,效率确实低下。”
裕王点了点头,他此刻也意识到了问题所在。
“孤方才在殿上,只觉被程式推着走,许多决断做得仓促。
尤其是释奠先师这等关乎文教礼制的大事,流程规制极为复杂,孤虽为监国,亦不好擅自更动祖宗成例。
依孤看,此事还是需奏请父皇旨意为妥。”
赵贞吉赞同道。
“殿下所虑周详。
释奠大典,规格礼仪皆有定式,确应请旨,以示对先师之崇敬,亦显殿下谨守礼法。”
徐阶沉吟片刻,提出了一个折中的建议。
“殿下,老臣以为,或可定下规矩。
这大朝会,仍按制举行,然可定为十日一次,用以宣示重大决策、接见外使、举行大典。
而平日政务,则可效仿陛下旧例,于便殿举行小范围召对,由殿下与阁臣、相关部院大臣议事,如此便可灵活高效许多。
只是……”
他话锋一转。
“每次召对之后,所议定之大事,殿下仍需前往玉熙宫,向陛下禀报,请陛下最终圣裁。
如此,既不失殿下监国理政之实,亦全了陛下最终决断之权,两不相碍。”
李春芳立刻表示。
“元辅此议甚好!
如此既能务实办理政务,又不失尊卑纲常,可谓两全其美。”
裕王也觉得此法可行,便道。
“既如此,那孤便先去一趟玉熙宫,将今日朝会所议,尤其是释奠先师及派人协助变法等事,向父皇禀报请旨。”
说罢,裕王便起身摆驾前往玉熙宫。
此次觐见的结果却让他心情更加沉重。
在玉熙宫精舍之外,裕王恭敬地禀报了朝会情况并提出请旨。
隔着重帘,嘉靖皇帝的声音听起来有些飘忽。
“朕既让你监国,一应事务,你自行决断便是。
除非是关乎宗庙社稷、兵戎兴废之特大要事,否则不必事事来禀。
朕要静修,若无他事,你跪安吧。”
裕王愣在原地,心中一片茫然。
自行决断?可这“自行决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