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爱看书】地址:https://www.aksss.org
而且孔家那些狗屁倒灶的事,不知道有多少,他杨帆过去,绝对会和孔家对上,到时候岂有不死的道理?
将心一横,杨帆决定加一把火,他从衣袖中取出一本奏折,道:“陛下!
臣有关于土地税收改制之法,欲献给陛下,请陛下过目!”
朱元璋微微一怔,云奇适时地小跑过来,将奏折呈递给朱元璋。
奏折打开里面密密麻麻的全是杨帆所写,在最开头的位置写着四个大字——摊丁入亩!
摊丁入亩,又称作摊丁入地、地丁合一。
这一个制度要到几百年后的大清雍正时期才会出现,其意义就在于减轻了没有土地的百姓,还有土地较少的百姓的负担。
在摊丁入亩实施以前,这百姓缴纳的赋税,即“人头税”
,你有几个人就要缴纳几个人的赋税。
这种税收制度最为吊诡之处在于,拥有大量土地的地主、豪强,缴纳的赋税有可能与贫苦人家一样多。
如一个地主家中有五口人,那么缴纳赋税的时候,就按照五口人来缴纳。
为地主家种地的百姓没有土地,家中也有五口人,那么年末缴纳赋税,也得按照五口人来缴纳。
摊丁入亩解放了没有土地,土地较少的农民的负担,使得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质变,同时,赋税规则的简化,也减少了官府任意加税收的可能。
“这‘摊丁入亩’的法子,是你想出来的?”
朱元璋眼睛都离不开那奏折了,上面所写的“摊丁入亩”
之法,比他现行的税收政策要高明太多。
孰优孰劣,以朱皇帝的眼光立刻就能分辨。
杨帆道:“上次朝会回来之后,臣就一直在草拟这‘摊丁入亩’之法,我大明财政仅仅有‘奏销之法’还不够,奏销法在于制衡官员,而新的‘摊丁入亩’之法,才是解决财政问题的根本。”
杨帆颇有些得意,说道:“陛下,要施行‘摊丁入亩’之法,编纂黄册绝对不能马虎,此事事关大明的未来,臣愿意亲自去山东一趟,不将差事办好,臣绝对不会来,请陛下恩准!”
朱皇帝看着杨帆,是越看越喜欢。
摊丁入亩这个政策直接打开了朱元璋对于税收制度的大门。
有些事情办法就是那样,千百年来的办法一直延续下去,谁都想不到新的路子。
而杨帆提出了一条新路子之后,朱元璋瞬间明白了其中的奥秘与好处。
他没想到,税收还能这么干!
他更没有想到,杨帆在财政领域有这种才能,杨帆简直是一个治国理政的全才!
可是……
朱皇帝越发犯难,他现在彻底舍不得杨帆去跳山东的大火坑了,如此人才去冒险,一旦有闪失朱元璋得心疼死。
朱元璋眉头紧锁,道:“山东之行责任重大,咱要再考虑考虑,杨帆,你先回亲军都尉府当差吧,牢狱就不必继续住了。”
杨帆根本不关心住不住监牢,他急声说道:“陛下!
臣绝不惧怕任何危险,而且此政策是我提出来的,但还没经过试验,臣去山东正好以山东之地做试点,请陛下恩准!”
杨帆很郁闷,他的杀手锏“摊丁入亩”
都拿出来了,朱皇帝的态度怎么更犹豫了?
闻言,朱元璋却没有回话,反而用手敲击着桌案,显然是思索其中的利弊。
“陛下……”
见此情景,杨帆还想说啥争取一下,朱元璋却挥了挥手,示意他离开。
对此,杨帆也很是无奈,只得转身离去。
待杨帆走远后,朱标方轻声说道:“父皇,杨先生乃国之栋梁,往山东督查黄册编写一事,还请父皇三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