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爱看书】地址:https://www.aksss.org
海面看似平静,但水下暗流涌动,给沉箱的定位带来了巨大困难。
几次尝试,沉箱都在入水后发生偏移。
“稳住!
用长杆从西个方向顶住!
听我口令!”
陈曦站在齐腰深、冰冷的海水中,声音嘶哑却无比镇定。
赵劲松、王海生等十余名骨干紧随其后,用身体对抗着海浪的推挤,死死抵住长杆。
“下!
慢一点!”
陈曦紧盯着沉箱与岸上标记物的连线,不断发出微调指令。
汗水、海水混杂,从他额角滑落。
这一刻,他超越时代的工程知识,必须与这个时代最原始的劳力完美结合。
终于,在潮水完全回涨前,沉箱如同一个被驯服的巨兽,精准地坐落在了基础软肋的上方。
“投石!”
林卫东在岸上一声令下。
等候多时的人们立刻将早己准备好的大块石料,沿着临时搭建的滑道,轰隆隆地倾倒入沉箱内部。
石料撞击的闷响如同擂动的战鼓。
随着重量增加,沉箱稳稳下沉,与海底紧密结合。
当潮水淹没施工区域时,沉箱顶部依然露出水面,标志着最关键的一步成功了!
堤坝最脆弱的心脏部位,被成功植入了一副坚实的“骨架”
。
第二节:归来的赤子
王海生彻底康复,正式归队。
他没有选择相对轻松的岗位,而是首接加入了最艰苦的石料运输组。
曾经的高烧似乎并未损耗他的热情,反而让他眉宇间多了一份历经生死后的沉稳。
“海生哥,你刚好,慢点干!”
有同伴劝他。
王海生抹了把汗,咧嘴一笑,露出标志性的白牙:“躺了那么多天,骨头都锈了!
得把耽误的力气补回来!”
他扛起一块近百斤的石头,步伐稳健地走向沉箱。
他的回归,不仅带来了劳动力,更像一面旗帜,鼓舞着所有人的士气。
休息间隙,他坐到陈曦和赵劲松身边,拿起水壶咕咚咕咚灌了几口。
“陈哥,劲松,谢了。”
他说的很简单,但眼神里包含了所有的感激——为救命之恩,也为他们守护了这座堤坝。
赵劲松用肩膀撞了他一下:“回来就好,以后还得指着你带头冲锋呢。”
陈曦则递给他一个夹了咸菜的窝头:“补补力气,硬仗还在后头。”
三人相视而笑,一种历经考验、坚不可摧的兄弟情谊,在无声中流淌。
王海生的归来,标志着农场核心团队凝聚力的完全恢复。
第三节:心照不宣的月光
连日高强度的劳作,让陈曦的咳嗽有所加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