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爱看书】地址:https://www.aksss.org
一种无力的气氛开始蔓延。
技术的难题可以攻克,人为的破坏可以防范,但面对这种涉及整体资源分配的宏观困境,个人的力量显得如此渺小。
第二节:另辟蹊径
深夜,陈曦再次摊开农场区域的简易地图,目光越过那条被标记为主水源的灌溉总渠,在广袤的盐碱滩和芦苇荡之间逡巡。
他的手指最终停留在距离一排驻地不远的一处低洼地带,那里标注着几个小点,代表废弃的浅水塘。
一个大胆的想法在他脑中成型。
第二天,他找到了王海生。
“海生,你记不记得,老人们说过,这片滩涂底下,其实有暗藏的淡水脉?只是又浅又散,不成气候?”
王海生努力回想:“好像是有这么个说法!
但那水又少又浑,没啥用啊!”
“如果,我们能把它找出来,汇集起来呢?”
陈曦眼中闪烁着光芒,“我们不跟三连抢总渠的水,我们自己找水!
打浅井,挖渗塘,利用这些分散的淡水脉,形成我们自己的小型水源网络!”
这个想法让所有人精神一振。
虽然艰难,但至少将命运掌握在了自己手中。
第三节:掘井探源
说干就干。
陈曦凭借对地质和水文的粗浅知识,结合王海生等本地青年的经验,开始寻找可能的地下淡水线。
他们观察植被分布(喜湿的芦苇丛下方往往有浅层水),用钢钎探察土壤湿度。
选定几个点位后,打井队成立了。
没有机械,全靠人力。
一锹一镐,将混合着贝壳和砂石的泥土从地下挖出。
这是一项比挖渠更枯燥、更考验毅力的工作。
赵劲松再次发挥了骨干作用,他带着突击队轮班下到数米深的井坑里,在昏暗和憋闷中奋力挖掘。
汗水浸透的衣服能拧出水来,但没有人抱怨。
所有人都明白,这口井,关系到一排的生死存亡。
几天后,在一个选定的点位,挖掘到约五米深时,井壁开始明显渗水,虽然缓慢,但水质清澈,尝之甘甜!
“出水了!
是淡水!”
井底传来赵劲松嘶哑却兴奋的呼喊。
井口瞬间爆发出震天的欢呼声!
这不仅仅是一口井,这是希望,是证明他们能够自力更生的象征!
第西节:联盟与筹码
第一口浅井的成功,极大地鼓舞了士气。
陈曦计划沿着推测的地下水流向,再打两三口井,并开挖几个大的渗水塘,雨季蓄水,旱季抽取,基本能满足初期“洗盐”
的需求。
然而,就在他们准备扩大战果时,三连连长张大山,一个身材魁梧、面色黝黑的中年汉子,带着几个人,不请自来。
张大山背着手,在一排的工地上转了一圈,看了看那口出水的井和纵横的沟渠,最后目光落在陈曦身上。
“小子,搞得不赖。”
他声音洪亮,听不出喜怒,“听说你们自己找到水了?挺好,也省得跟我们抢总渠那点水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