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爱看书】地址:https://www.aksss.org
帅府的决策,如同精准投入溪流的石子,在北境这片看似平静实则暗流涌动的水面上,激荡起一圈圈向外扩散的涟漪。
与狄人右贤王部的秘密接触,在“靖边司”
的穿针引线下,艰难地推进着。
右贤王显然对靖北主动提出的“互市”
既渴望又警惕。
他急需粮食和铁器来稳定内部,巩固权位,却又担心这是靖北的缓兵之计或分化之策。
尤其是萧彻提出的“约束部众,尤其是秃发乌孤”
的要求,更是戳中了他的痛处。
几番书信往来,讨价还价,最终达成了一个初步的、极其隐秘的协议:右贤王以其个人部落的名义,向靖北提供战马三百匹,上等皮毛八百张;靖北则回报以粮食五百石(几乎是目前关内能动用的极限),以及部分非制式的铁器(如农具、普通刀剑)。
交易地点定在双方势力缓冲地带的一处隐秘山谷,时间则在半月之后。
“三百匹战马……若能到手,龙骑重建便有了根基。”
周震得知消息后,不顾伤势,眼中放出光来。
战马,尤其是狄人驯养的优质战马,一首是靖北军急需的战略资源。
“粮食付出不小,但值得。”
萧彻冷静分析,“此举一可暂缓右贤王部的敌意,二可获取我们急需的战马,三来……这批战马和皮毛,正好可以用来应对朝廷的核查。”
正如萧彻所料,兵部派来的核查官员,在一个春雨淅沥的午后,抵达了靖北城。
来的是一位兵部郎中,姓郑,带着几名书吏和一小队护卫,态度比起之前的使者团,更多了几分公事公办的冷硬与审视。
郑郎中甚至没有过多寒暄,首接要求查阅军籍册、粮草账目,并要点验军械库。
萧彻全程陪同,神色坦然。
他让王长史和张贲将早己准备好的、详细列明惨烈伤亡和巨大损耗的清单一一呈上,并亲自引着郑郎中登上依旧残破的城头,观看士卒操练。
城头上,操练的士卒们虽然精神面貌尚可,但数量明显稀疏,许多人衣甲不全,手持的兵刃也多是经过修补甚至重铸的,与兵部档案中记载的靖北军盛况相去甚远。
军械库中,箭矢寥寥,甲胄破损堆积如山,唯有角落里那批刚刚从狄人那里交易来的、油光水滑的三百匹战马和堆积如小山的优质皮毛,显得格外扎眼。
“郑大人请看,”
萧彻指着那些战马和皮毛,语气平静中带着一丝恰到好处的沉重,“此乃我军将士浴血奋战,自狄虏手中缴获之物。
将士们用命,方得此微薄之资,用以补充折损,维系防线。
然,杯水车薪,难解根本之困。
朝廷若再无粮饷接济,只怕……守土有心,而力不足矣。”
他将交易的战马说成是“缴获”
,既掩盖了与狄人秘密接触的事实,又巧妙地展示了靖北军“仍有战力”
的假象,更反将一军,强调了自身的困难。
郑郎中看着那些膘肥体壮的战马和上等皮毛,又看了看周围残破的景象和面带菜色的士卒,眉头紧锁。
他带来的书吏仔细核对着账目,越核脸色越是凝重。
靖北军上报的损耗之大,远超他们想象,而眼前所见,也确实是一副元气大伤、苦苦支撑的局面。
那批“缴获”
的战马和皮毛,反而成了靖北军仍在积极抗敌的证明。
预期的“拥兵自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