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看书

第2章 立枢(第1页)

天才一秒记住【爱看书】地址:https://www.aksss.org

帅府的指令,如同投入冰湖的石子,在尚处于战后虚弱与茫然中的镇北关,激起了层层涟漪。

起初是些许的不解与惯性的迟疑,但当人们发现,那位年轻的统帅并非空言,而是将一道道具体到人头、限定了时限的命令清晰下达,并且每日雷打不动地听取各方禀报、处置积压事务时,一种不同于战时悲壮、却也更加务实坚韧的气氛,开始悄然滋生。

王长史成了最忙碌的人之一。

他依循萧彻的指示,将关内繁杂的事务分门别类。

军务由周震的副将,一位名叫张贲的沉稳校尉暂领,负责城防修缮、士卒编练、军械统计;民政则由王长史自己牵头,下设了几个管事,分别负责伤员救治、物资分配、房屋修缮与人员安置;匠作营被单独列出,由那位手臂受伤的老匠人鲁师傅负责,全力修复兵甲,并尝试萧彻提出的“废铁重铸”

之法;甚至连仅存的几处未被战火完全摧毁的军屯田,也指派了专人去看顾,力图在来年开春能恢复些许生产。

分工明确,权责清晰。

虽然人手紧缺,物资匮乏,但至少避免了混乱与推诿,效率在艰难中一点点提升。

关城内,不再是所有人都像无头苍蝇般只知拆房运石,而是各有职司,如同破损的齿轮被重新校正,虽然缓慢,却开始朝着同一个方向转动。

与此同时,一项更为隐秘的任务,也在萧彻的亲自过问下启动——组建“靖边司”

人选是重中之重。

萧彻没有从龙骑或普通士卒中首接挑选,而是让王长史和张贲各自推荐,要求是:机敏、忠诚、胆大心细,最好熟悉北境风土人情,甚至懂得狄语或西域语言,并且……背景相对简单,与各方势力牵扯不深。

经过几番慎之又慎的筛选,一个不足十人的核心班底初步成型。

领头的是个名叫“影子”

的中年人,其真实姓名己无人知晓,他原是北境游侠,曾常年混迹于狄人部落与西域商路,三教九流皆有接触,因受过老靖北王的恩惠,对王府极为忠心,且精于伪装、追踪与情报分析。

其余几人,有出身边军斥候的老手,有曾在榷场做过通译的落魄文人,甚至还有一个因部落冲突逃亡至靖北的狄人混血儿。

帅府一间偏僻的耳房被临时划为“靖边司”

的办事所在。

萧彻第一次召见他们时,没有多余的寒暄,首接下达了三条铁律:

“一、靖边司只听命于本王与世子,行事独立,不与他部交集。”

“二、所获情报,无论巨细,只报本王与世子,不得外泄。”

“三、行动以隐匿自保为先,非必要,不涉险,不逞强。”

他看着眼前这些神色各异,却都透着一股精干之气的手下,沉声道:“你们的眼睛,将是靖北看向外界的窗口;你们的耳朵,将是靖北聆听西方风声的触角。

北境安危,今后亦有尔等一份功劳。”

“影子”

等人肃然领命,他们明白,自己肩负的,是与正面战场截然不同,却同样至关重要的使命。

“靖边司”

如同悄然织就的蛛网,开始将触角向外延伸。

第一批撒出去的人,目标明确:一路向北,潜入分裂的狄人三部,探听其内部虚实、首领倾向、相互之间的关系;一路向西,沿着赵启明商队的路线,探查西域动向,并尝试建立初步的情报点;一路则向南、向东,关注河西、平虏等边镇的兵力调动、朝廷使团的行程,以及……京城可能传来的任何风声。

就在“靖边司”

开始悄然运转,关内事务也逐渐理顺之际,朝廷的嘉奖使者团,浩浩荡荡地抵达了靖北城。

使者团规模不小,由一名礼部侍郎和一名内侍省太监带队,护卫森严,旌旗招展,与残破的靖北城形成了鲜明对比。

为首的礼部侍郎姓钱,面皮白净,言谈举止带着京官特有的矜持与客套;那姓孙的太监则始终眯着眼,脸上挂着程式化的笑容,眼神却时不时扫过城防细节和迎接人群,带着审视的意味。

迎接仪式依足了礼数,萧彻代表重伤未愈的父王,以世子身份出面接待,不卑不亢,应对得体。

钱侍郎宣读了皇帝嘉奖的圣旨,言辞华丽,将萧烈和萧彻守关之功大大褒奖了一番,赐下了一些象征性的金帛。

随后,话锋一转,便提起了皇帝希望靖北王伤愈后携世子入京觐见、接受封赏的“美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

如遇章节错误,请点击报错(无需登陆)

新书推荐

牧神记步步逼婚:抢来的老公我有五十四张英雄牌携空间嫁山野糙汉,暴富荒年风水秘闻实录醉枕江山五零福妻有空间全球进化修仙,从长生不死开始凶猛道侣也重生了凤还朝,妖孽王爷请让道灭运图录江山争雄正派都不喜欢我帝国崛起诸天最强万道钓皇浪迹在武侠世界的道士我可以兑换悟性盖世狂龙电影世界的雇佣兵没有金手指的修仙日子青春派黑岩异界艳修宠妾灭妻?这王妃我不当了!命运守望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