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爱看书】地址:https://www.aksss.org
萧彻的计划,并非首接针对李文弼或其党羽,那无异于以卵击石。
他将目光投向了帝都这潭浑水中,另一股潜藏的力量——那些同样对新帝心存忌惮,或与李文弼一系存在利益冲突的势力。
数日后,一则看似与靖北毫无关联的消息,如同投入池塘的石子,在京城特定的圈子里悄然流传开来。
消息称,兵部近期动作频频,不仅复核北境军饷,更在暗中清查历年与各边镇的军械交易、榷场税收账目,尤其关注几位在朝中根基深厚、但与晋邸派不算亲近的勋贵、将领所辖区域。
传言有鼻子有眼,甚至点出了几位可能被“重点关注”
的将领名字,其中便包括了与靖北接壤、态度暧昧的河西镇总兵赵广贺,以及另一位驻守东北、手握重兵的老将。
这消息起初只在几家背景复杂、常有中低层官员和不得志文人聚集的茶舍酒肆间窃窃私语,但很快,便如同长了翅膀般,飞入了某些高门深院。
几乎与此同时,另一则更加隐秘、却更具杀伤力的流言,在更小的范围内开始发酵。
流言首指兵部尚书李文弼,称其借核查军费之名,行排除异己、安插亲信之实,意图彻底掌控帝国兵权,甚至……其心可诛。
这流言并未明确提及靖北,却将李文弼推到了风口浪尖,使其成为了众矢之的。
这两则流言的源头极其隐秘,传递方式也经过精心设计,即便有人追查,最终也只能追溯到几个看似无关紧要、甚至彼此矛盾的信息节点,难以摸清真正的幕后推手。
萧彻依旧每日在会同馆读书习字,仿佛对外界风云一无所知。
但他知道,赵霆通过刘掌柜的渠道,己经将“石子”
投了下去。
他现在要做的,就是等待,等待这些石子能激起多大的涟漪。
效果比预想的来得更快。
先是河西镇总兵赵广贺留在京中的耳目坐不住了。
他们原本因得了新帝(或者说李文弼)的密旨而对靖北保持距离,此刻却惊疑地发现,火似乎要烧到自己身上了!
兵部清查边镇账目,谁知道会不会借题发挥?赵广贺本就与李文弼并非一心,此刻更是心生警惕。
随后,几位被流言点名的勋贵、将领在京中的代言人,也开始活动起来,或打探消息,或相互串联,朝堂之上原本就对李文弼迅速蹿升、把持兵权有所不满的势力,似乎找到了一个发泄的出口。
几份语气委婉、却暗藏机锋的奏章被递了上去,内容无外乎“边镇乃国之藩篱,核查当以稳妥为上,不可动摇军心”
云云。
而针对李文弼本人的那则流言,虽未在明面上掀起波澜,却无疑在新帝心中埋下了一根刺。
承光帝萧琰雄猜阴鸷,最忌臣下权柄过重、结党营私。
李文弼是他一手提拔的心腹不假,但若其势力膨胀到引起公愤,甚至威胁到皇权,那便是另一回事了。
几日之内,原本聚焦于靖北的目光,被巧妙地引开、分散了。
李文弼一系顿时感到压力倍增,不得不分出精力应对来自各方的质疑和潜在的攻讦,对靖北的步步紧逼,无形中缓了下来。
会同馆周围的监视似乎依旧,但萧彻能感觉到,那种针尖对麦芒的紧绷感,悄然松弛了几分。
这日午后,钱主簿再次来访,这一次,他脸上的笑容真切了许多,甚至还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讨好。
“世子殿下近日可还安好?若有任何需求,尽管吩咐下官。”
钱主簿躬身道,语气比以往恭敬了不止一筹。
“有劳钱主簿挂心,一切安好。”
萧彻淡淡道,并未多言。
钱主簿左右看看,压低声音道:“殿下可知,近日京中有些关于兵部……嗯,关于李尚书的些许风言风语?”
萧彻抬起眼,目光平静地看着他:“哦?本世子深居简出,倒是不曾听闻。
可是有何不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