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爱看书】地址:https://www.aksss.org
呼衍灼的首级与靖北大捷的军报,如同两块投入朝堂死水的巨石,在千里之外的京城,激起了何等汹涌的暗流,靖北城无从得知。
但胜利带来的短暂振奋,确实如萧彻所期望的那般,为这片饱经风霜的土地争取到了喘息之机。
整个冬天,北境异乎寻常地“平静”
。
狄人王庭在损失了左贤王部这柄利刃后,似乎陷入了某种内部权力的重新洗牌与权衡,大规模的报复并未立刻到来。
而邻近的河西、平虏等边镇,在靖北军展示出依旧强悍的战斗力后,那些原本蠢蠢欲动的小动作也悄然收敛,至少表面上恢复了互不侵犯的默契。
靖北王府利用这难得的间隙,如同受伤的猛兽,默默舔舐伤口,积蓄力量。
阵亡将士的抚恤、军械的补充、城防的加固……一切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
府库虽依旧空空荡荡,但秋收的粮食和缴获自狄人的牛羊,总算让数万大军勉强撑过了这个寒冬。
萧彻并未因暂时的平静而放松。
他深知,真正的考验,来自南方,来自那座刚刚更换了主人的紫禁城。
新帝会如何回应靖北这份“染血的捷报”
与“无奈的忠诚”
?是暂时隐忍,还是雷霆震怒?
答案,在永熙八年(新帝改元“承光”
)的初春,随着又一队来自京城的使者,降临靖北。
这一次的使者规模不大,规格却极高。
领头的是新任兵部尚书,李文弼的心腹,一位姓孙的侍郎,以及一位面无表情的内廷大太监。
他们的态度,与上次传旨太监的倨傲截然不同,甚至带着几分刻意营造的“和气”
。
没有在王府门前宣读圣旨,而是在布置得庄重肃穆的议事厅内,孙侍郎展开明黄绢帛,用抑扬顿挫的声调,宣读了新帝的旨意。
旨意前半段,是对靖北军阵斩呼衍灼、扬威塞外的“嘉奖”
,言辞华丽,却透着一种程式化的疏离。
没有提及任何实质性的赏赐,唯有几句空泛的“忠勇可嘉”
、“国之干城”
。
而后半段,才是真正的核心。
“……然,北境久战,民力疲敝,朕心恻然。
着靖北王萧烈,即日起,精简边军员额三成,以休养民力,彰显朕抚恤边陲之仁德。
所裁兵员,妥善安置,不得生乱。
另,边镇所需一应军械粮饷,当自给自足,朝廷库帑艰难,暂无力支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