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爱看书】地址:https://www.aksss.org
青河谷一役的硝烟散去,靖北城内外却无多少欢庆的气氛。
胜利带来的短暂振奋,很快被更深的忧虑与沉重的现实所取代。
阵亡将士需要抚恤,受损的军械需要补充,而最紧要的,依旧是那悬在头顶、日益迫近的粮饷危机。
然而,经此一役,有些东西,己然悄然改变。
周震带回的不只是击退狄骑的消息,更有对那批经过精心维护和改进弩机在实战中的详细评估报告。
报告用词简练,却字字千钧:“……新弩机于百步外仍有准头,风雪中机括未现凝滞,连番速射,损毁率不及旧弩三成……斥候小队凭臂缚快装,于接敌初刻抢先齐射,挫敌锋锐……”
这份报告被首接呈送到了萧烈案头,同时也被有心人,在萧彻的默许下,于匠作营和亲卫营中悄然流传。
效果是显而易见的。
当萧彻再次踏入匠作营时,感受到的不再是之前那种带着疏离的客气或单纯的容忍。
工匠们,尤其是那些参与了弩机维护和部件试制的匠人,看他的眼神里,多了几分发自内心的信服,甚至是一丝不易察觉的热切。
连那位脾气古怪的鲁墨,在萧彻向他请教关于弩臂木材选用与干燥处理的问题时,也难得地多说了几句关窍,末了还哼了一声:“总算是……没白费那些铁料和工夫。”
而在亲卫营中,变化更为首接。
那些亲身体验过改进后弩机好处的士卒,见到萧彻时,会自发地停下行礼,目光中带着感激与尊敬。
周震更是私下找到萧彻,用力拍了拍他的肩膀(力道控制得恰到好处),只说了两个字:“好样的!”
这一点一滴的改变,如同涓涓细流,汇聚成一股无声的力量,浸润着萧彻在王府中的立足之地。
他知道,自己不再仅仅是一个顶着“世子”
名号的孩童,他的价值,他的能力,开始被这些人真正看在眼里,记在心上。
萧烈显然也注意到了这种变化。
他没有多言,只是在一次听取周震关于军械补充的汇报后,淡淡地对侍立一旁的萧彻说了一句:“匠作营那边,若有新的想法,可与鲁墨参详后,写成正式的条陈。
凡有益于战力者,王府会酌情支持。”
这句话,等于正式赋予了萧彻在军械改良方面有限的“建言权”
和“试行权”
。
虽然依旧有着“与鲁墨参详”
、“酌情支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