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爱看书】地址:https://www.aksss.org
导气孔开这么大,气箍这么粗,活塞杆弄这么长?这气动冲击力得多大?别说自动循环,我怕第一枪就首接把枪机给震散架喽!”
张明梗着脖子,指着草图另一端:“怕个球!
劲儿大才可靠!
泥沙水里都能扛得住!
就得这么简单粗暴!
你看你那设计,弯弯绕绕的细管子和小活塞,娇气得跟大姑娘似的,堵了咋办?断了咋办?”
“这是精度和力量的平衡!
不是蛮干!”
“屁的平衡!
先保证能动起来再说!”
“胡闹!”
“你才保守!”
两人吵得面红耳赤,唾沫星子横飞。
旁边的学徒们大气不敢出。
马小淘不得不经常过来充当和事佬:“都冷静点!
老李,拔牙说的可靠性有道理。
拔牙,老李担心的强度问题也必须重视。
这样,导气孔我们先按保守尺寸开,但位置按拔牙说的,离枪口远一点,保证有足够燃气。
活塞杆用我们最好的钢,加粗一号!
做出来试!
不行再改!”
核心部件的制造,是对兄弟会现有加工能力的极限挑战。
枪管:这是重中之重。
一根实心钢棒先在简易锻炉上烧红,由张明抡着大锤进行初步塑形,然后固定在手摇车床上,由老李亲自操作,一点点地车削外圆,钻通内孔。
没有膛线拉刀,他们就采用最原始的刮削法——一个人缓慢均匀地摇动车床主轴,另一个人用一根特制的、带硬质合金刀头的长杆,凭借手感一点点地在内壁刮出阴线。
这个过程极其缓慢,对耐心和手感是极大的考验。
“慢点…再慢点…手一定要稳!
感觉刀的阻力!”
老李低声指导着操作刮刀的学徒,工坊里静得只剩下刀头刮过钢壁的沙沙声,仿佛一场庄严的仪式。
枪机与机匣:枪机的形状复杂,尤其是那个需要旋转闭锁的机头。
老李根据张明描述的“歪脑袋转转”
的概念,画出了详细的图纸。
铣削的活儿交给了那台刚刚诞生的、极其原始的手摇铣床。
“进刀量小一点!
再小一点!
妈的,这玩意儿不是刨木头!”
老李紧张地盯着正在铣削枪机闭锁凸笋的刀头,生怕一个不小心就把辛苦做出来的半成品给废了。
机匣则是最大的难题。
冲压技术不成熟,他们最终不得不采用锻造铣削的笨办法:先用锤锻出大致的U形槽,再上铣床一点点挖出内部空间,费时费力。
弹簧与小零件:“炼金术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