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爱看书】地址:https://www.aksss.org
大约到了申时末,那镇守在门楼前的禁军缓缓抬起长矛,只见考场內的考官们正在有序的收取卷子,同时那狭隘的小木板隔层中,有考生缓缓站起身来,显得疲惫。
申时,指的是15-17点,申时末也就是傍晚五点钟左右,这个时候天也刚刚有些黑罢了,很多人的人脸也能看得清。
《大明会典·礼部》记载:“会试三场,每场三日,日晨入申出。”
明確指出每日考试至申时结束,同时明人笔记《菽园杂记》提到:“贡院锁院后,举子晨入,至申时交卷,不得逾限。”
强调交卷时间限,还是能看出来明朝洪武时期科举制度有些方面是比较人性化的。
不过,此时陆陆续续走出考场的考生们,一个个显得格外疲惫,像是老了几岁,贡院考场很大,可需同时容纳八千多名考生共同考试,所以每个號舍格外的狭隘拥挤。
这三天是他们对於人生未来希望的期盼,同时也是巨大的身体与心理折磨。
大部分走出来的考生,不说形同枯槁吧,也格外没有精神,这些日子里他们的饮食大部分都是考生自备的乾粮,或由考场提供简单餐食,还有一个很关键的问题,那就是饮水需自储。
吃的问题,也不算麻烦事,最起码朝廷不会让你一个来京赴考的考生活活饿死,但拉的问题就麻烦了,每排號舍末端设『粪號』,顾名思义,这就是古代的公共厕所,但卫生条件恶劣,常臭气熏天,通常不会安排打扫的人,《菽园杂记》中记载过:“號舍低矮,仅容屈膝,夜则蜷臥,如囚笼中人。”
明代考生王世贞自述:“三日之中,坐臥不寧,蚊蚋啮肤,溷厕熏天。”
身体消耗之后,就是精神折磨,號舍无床榻,考生只能蜷缩於桌凳上,或铺草蓆席地而眠,导致腰背酸痛,再加上夏季食物易腐,冬季冷食难咽,常有考生因腹泻、中暑等突发疾病被迫弃考。
这些日子发生的各种患病情况也不少,因粪號污秽,所引发痢疾、霍乱等传染病至少有百人以上。
“怎么考生们状態这么不对啊?”
“虽说內部考场环境不是很好,但大部分人都是带著高中的想法来的,对自己的答题应该很有信心啊,怎么一个个很是失落的样子?”
很多人都察觉到了不对,科举並不是新鲜事情,洪武朝也举办过,上次进行的科举很多考生虽然也因环境影响,但不至於失落到这种地步,就像是整个人的人生都被毁了般,这时有大族族长看到自家的族人走了出来,不禁问道:“衡儿,你莫不是没考好?”
“岂止是没考好,我没有一道题能答上来!
!”
那被叫做衡儿的男子声音颤颤的,堂堂的男子汉大丈夫这个时候都要哭出声来了,那样子简直委屈极了,大族族长心疼坏了,不就是没回答上来了,也不至於这样啊。
他继续深入询问,经过两人的交谈,周围人这才知晓发生了什么。
科举制度、考题,发生了重大的改变!
原本是科考总共三场,每场三日总共需要回答一道考题。
可这次是每场三日,每日都需要回答一道考题。
这倒是个小改动,也就是考题数量多了些而已。
而考题中的內容,却被大改特改!
“解决土地兼併的方案?朝廷让考生们回答这种问题,这不是难为大家吗?这是谁想出来的考题?”
“呵呵,代替宰相制度的新型制度,这种考题和科举有什么关係?”
“这最后一题更是笑话,大明宝钞什么时候出现问题了?我用著挺好的啊,而且就算有问题,也是需要户部去解决,亦或者是宝钞提举司,这种问题拿来考考生,考生怎么可能回答出来?”
贡院考场周围,顿时乱糟糟起来,很多人对这次科考的考题產生不满,认为朝廷就是在难为考生们,也认为这次的考题太刁钻了,当然有这种想法的都是族人或者亲属有人参加科举的,出了这种题,就代表著他们的族人或者亲属根本考不中了。
能不急么?
隨著陆陆续续的考生走入考场,那些提前知晓答案的此时很多並没有埋怨,而是儘可能的隱没在人群中,寻找著前来接自己的族人,他们心中有些惶恐和惧怕,想儘快的知道真相。
朝廷,是不是已经知道他们这些人科举作弊的事情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