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爱看书】地址:https://www.aksss.org
残余网络的责任;更有极端派提出,Echo作为非自然诞生的意识体,不应享有完全人格权。
消息传回归途园,林晚舟冷笑一声,把报纸摔在桌上:“他们到现在还在争论她是不是‘人’,却没人问过她想成为什么。”
当天下午,一封由沈安然、傅砚川、戚樾联署的声明发布于全球主流媒体平台:
>**我们不接受任何人对Echo存在合法性的质疑。
她说话,她思考,她选择反抗??这就足以证明她是人。
**
>**若法律尚不能容纳这样的觉醒,请允许我们先行一步,为未来立法。
**
舆论哗然。
支持者称其为“新世纪的人权宣言”
,反对者则指责他们“美化实验产物,挑战人类底线”
。
但在东南亚某难民营的一间教室里,一个十三岁的女孩听完广播报道后,悄悄在笔记本上写下一句话:
>“如果连被制造的人都能选择不说谎,那我这个生来就该沉默的人,也可以开口。”
这句话后来被收录进清漪学堂第二册教材《你怎么想??青少年问答集》第一章。
与此同时,火种项目悄然推进至第三阶段。
通过Echo提供的原始神经编码模型,戚樾团队成功逆向解析出“心镜系统”
的核心传播频率,并开发出一套名为“耳语盾”
的便携式干扰装置。
它外形如同普通耳机,实则能实时侦测并阻断特定波段的心理诱导信号。
首批五百台已秘密送往东欧七个受控社区,使用者反馈惊人一致:
>“我第一次意识到,那些我以为自己‘真心认同’的想法……原来是别人塞给我的。”
而在南美洲安第斯山脉深处的一个原住民村落,一位老祭司在接受录音笔播放内容后的第七天,突然用早已失传的部落语言高声诵唱了一段祷文。
翻译结果显示,那段话竟与《沉默之声》第十四章的核心理念高度吻合??而这位老人,从未接触过现代教育体系。
“不是我们在传播思想。”
许知远看着卫星传回的画面,眼中泛起泪光,“是某种更深的东西,在回应我们。”
沈安然望着窗外渐次盛开的樱花,低声说:“是共鸣。
就像海浪撞上礁石,总会激起回音。”
春天继续蔓延。
清漪学堂的教学步入正轨。
孩子们每天的第一节课仍是“我不同意”
,但问题逐渐深入:
>??如果你最好的朋友相信谎言,你会揭穿吗?
>??当老师告诉你历史只有一个版本,你要怎么查证?
>??假如国家命令你遗忘某段记忆,你能拒绝吗?
课堂上不再有标准答案,只有越来越多举起的小手,和越来越响亮的声音。
某个午后,一名十岁的女生跑来找沈安然,手里捏着一张皱巴巴的纸条:“老师,我妈妈昨晚哭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