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爱看书】地址:https://www.aksss.org
经核实身份后,老人颤巍巍掏出一本破旧日记本,封面写着“傅母遗物”
。
“夫人临终前让我保管这个。”
老人泪眼模糊,“她说,总有一天会有一个女孩子来找答案。
她不是傅承坤的妻子,只是他的囚徒。”
日记中记载了一段尘封往事:傅承坤年轻时曾痴迷控制理论,认为“完美家庭应由单一意志主导”
。
他强迫妻子服用镇静剂以“稳定情绪”
,禁止她外出工作,甚至在她怀孕期间安排心理测评,只为确保胎儿“性格可控”
。
长子傅砚深出生后,他立即启动“精英培养程序”
,而当次子胎检显示可能有自闭倾向时,竟要求堕胎。
“他说,弱者没有生存权。”
老人哽咽,“夫人偷偷救下了那个孩子,谎称流产。
可半年后,婴儿还是被人抱走,从此杳无音信。”
沈安然心头一震。
这意味着,傅承坤不仅迫害外部女性,连亲生骨肉也不放过。
而那个失踪的次子,或许正是另一个“静默工程”
的牺牲品。
她立刻联系戚樾:“查傅家族谱、户籍变更记录、领养档案。
我要知道那个孩子去了哪里。”
与此同时,国际压力持续升级。
欧洲议会人权委员会宣布派遣观察员赴华调研“精神自由权保障状况”
;美国国务院发表声明,考虑对涉事个人实施签证制裁;联合国特别报告员致函中国政府,要求解释为何迟迟未回应“清漪数据库”
所涉指控。
国内舆论也在悄然转变。
越来越多知识分子站出来回忆过往:某位院士坦言自己导师因支持女性科研立项遭打压;一位著名主持人透露母亲曾因写诗被送医“思想矫正”
;甚至连一位退休高官也在访谈中含蓄表示:“那个年代,确实有过过度干预的现象。”
公众的认知正在重塑。
一个月后的清晨,沈安然收到一条特殊短信:
>“我是傅砚深。
我想见你。
地点由你定。”
她盯着手机,心跳加速。
终于,他出现了。
她回了一个地址:归途园,清漪名字墙前,上午十点。
那天阳光正好。
十点整,一辆低调的黑色轿车停在园外。
车门打开,走下来的男子身形修长,面容冷峻,眼神却藏着深深的疲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