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爱看书】地址:https://www.aksss.org
等字样。
她随机点开一份访谈实录:
>【受访者编号:HN-137】
>“我爸是省重点中学校长,我妈是语文特级教师。
他们从不动手,但每天吃饭时都会点评我的坐姿、语气、穿衣风格。
我说错一句话,全家一周不和我说话。
高考志愿我报了心理学,我爸撕了表格,说我‘心思歪了,配不上书香门第’。
后来我嫁给了他指定的人,婚后第三年确诊重度抑郁。
丈夫第一次打我那天,我爸说:‘你一定哪里没做好。
’”
另一份记录更令人窒息:
>【受访者编号:BJ-089】
>“公婆是院士夫妇,丈夫是海归博士。
我生完孩子第三个月想回职场,婆婆说:‘我们家不需要儿媳赚钱,你要学会安分。
’我提出独立账户管理工资,丈夫冷笑:‘你的钱?你的一切都是我们家给的。
’我开始怀疑自己是不是真的无能。
直到某天听见他们在书房谈话:‘这种女人最好控制,只要切断她的社交,让她觉得自己一文不值就行。
’”
沈安然的手指微微颤抖。
这不是个别案例,而是一张精密编织的精神压迫网络,以“家教”
“传统”
“体面”
为名,实则系统性剥夺女性自主权。
更可怕的是,许多施暴者本身便是法律、教育、医疗系统的掌权者,他们熟知如何规避制裁,甚至主导政策制定。
她立即联系戚樾:“准备发布第一波核心数据摘要,重点选取十位身份明确、证据链完整的案例,匿名处理后交媒体预热。
我们必须抢在他们封锁消息前点燃舆论。”
“风险很大。”
戚樾提醒,“这些人脉络深厚,一旦反击,可能会指控我们侵犯隐私、制造对立。”
“那就让他们告。”
沈安然声音平静,“我们可以用司法鉴定证明数据真实性,而他们不敢应诉??因为庭审意味着更多内幕曝光。”
三天后,《南方周末》头版刊发深度报道《沉默的金字塔:高知家庭中的精神牢笼》,引发全网震荡。
微博话题#原来完美家庭也会吃人#阅读量破十亿。
无数女性留言:“我终于明白我不是疯了,是我被困住了。”
“我妈也是名校毕业,可她说我穿短裙就是勾引男人。”
与此同时,压力也随之而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