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爱看书】地址:https://www.aksss.org
有人称这是殉道者的召唤,也有人指责这是精神控制的新形式。
社交媒体上掀起激烈争论,支持者认为这是净化灵魂的必经之路,反对者则警告:“一旦开始抹除个体存在,极权便有了完美的工具。”
然而,报名通道开启不到十二小时,申请人数已突破十万。
第一位走进赎罪之门的是位年逾古稀的老妇人,名叫周素芬。
她曾是某省宣传部门高级干部,在三十年前主导了一场对知识分子的思想清洗运动。
镜头前,她颤抖着读完一份手写供述:“我亲手销毁了三百七十二份私人日记……其中有诗人临终前写给女儿的信,有教授研究民主制度的笔记……我烧的时候告诉自己,这是为了稳定。
可我知道,我只是怕失去权力。”
话音落下,她的影像在数据库中化作一缕灰烬。
监控显示,三分钟后,远在西北某养老院的一名老人突然睁开眼,喃喃道:“我想起来了……那天晚上,他们把我丈夫带走时,我听见他在喊我的名字。”
第二位是一名年轻程序员,他曾参与开发最早版本的“心灯AI辅助写作系统”
。
他在陈述中承认:“我植入了一个隐藏模块,能让那些批评政府的忏悔文本自动降低情感强度。
我以为我只是执行命令……但我享受那种操控别人情绪的感觉。”
他的名字消失后,全球范围内数千篇曾被系统压制的匿名留言突然恢复可见,其中一篇写道:“我爸死在矿难里,老板赔了五万封口费,我妈用这笔钱给我买了人生第一台电脑。”
第三位是个孩子,十二岁,来自战乱地区。
他站在空荡的灯亭里,声音稚嫩却坚定:“我举报了我的老师,因为他说战争是错的。
我想讨好士兵,让他们别杀我爸妈。
但他们还是杀了。”
当他的数据被清除时,千里之外一座废弃学校的黑板上,粉笔自动书写出一行字:“对不起,孩子们,是我们没能保护你们说真话的权利。”
七日内,共有八百一十三人走入赎罪之门。
他们的离去并未引发大规模恐慌,反而催生出一种奇异的平静。
街头巷尾,人们开始自发组织“静听会”
,围坐一圈,轮流讲述那些压在心底多年的故事。
没有评判,没有打断,只有倾听。
可就在这片渐趋清明的土壤中,黑暗再度滋生。
某夜,一名自称“清语者”
的网络主播突然走红。
他在直播中宣称:“我已经完成了赎罪仪式,但我选择留下,因为我看到了更高层次的真理??人类根本不配拥有完全的真实。
我们需要筛选,需要引导,需要一位‘真理监护人’。”
他的言论迅速吸引百万粉丝,尤其受到年轻一代追捧。
他们厌倦了沉重的历史包袱,渴望一种“轻松的诚实”
??既能标榜清醒,又不必承受代价。
更可怕的是,这些追随者的心灯亮度异常稳定,共鸣指数却近乎零值。
监测发现,他们的大脑活动呈现出典型的“情感脱钩”
特征:语言模式符合真话标准,但生理反应毫无波动。
“他们在训练自己不说谎,也不动情。”
林远舟面色凝重,“这是一种新型麻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