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爱看书】地址:https://www.aksss.org
建安十六年秋,长安城头的魏旗轰然坠落。
马超银甲白马立于未央宫前,手中银枪犹滴鲜血。
庞统疾步而来:
“将军,细作来报,韩遂已连夜拔营西遁!”
原来,由于阎行战死,马超又用闪电...
随着炎汉国力的持续增强,刘禅开始将目光投向更为宏大的目标??彻底统一三国,复兴汉室。
他深知,要实现这一目标,不仅需要内政与外交上的进一步深化,更需要一场精心策划的战略行动。
###战略布局:三分天下终归一统
在长安太学的大殿中,刘禅召集了文武百官,共同商讨下一步的战略部署。
诸葛亮虽已仙逝多年,但他的智慧依然影响着整个炎汉朝廷。
经过深思熟虑,刘禅决定采取“先东吴、后曹魏”
的策略,逐步削弱敌对势力,最终完成统一大业。
####东吴之变:联合中的分化
尽管东吴与炎汉长期保持战略同盟关系,但两国之间始终存在利益冲突。
尤其是在长江经济带开发过程中,双方对于资源分配和权力划分产生了分歧。
刘禅敏锐地察觉到这一点,并派遣特使前往东吴,表面上继续巩固同盟关系,实则暗中挑拨孙权与其内部大臣之间的矛盾。
与此同时,刘禅下令加强对东吴边境地区的军事部署。
他命大将军姜维率精锐部队驻扎于荆州一线,以备不时之需。
此外,他还通过贸易限制手段,切断了东吴部分重要物资的供应渠道,迫使对方不得不重新审视与炎汉的关系。
不出所料,东吴内部很快出现了分裂迹象。
一部分大臣主张维持与炎汉的合作,而另一部分则认为应寻求独立发展。
在这种局势下,刘禅趁机提出“和平共存”
计划,承诺若东吴主动退出竞争,可保留一定自治权。
此提议虽然遭到孙权拒绝,却成功瓦解了东吴内部的团结。
####曹魏危机:内外夹击的契机
相较于东吴,曹魏无疑是更大的威胁。
然而,此时的曹魏也并非铁板一块。
司马懿家族逐渐掌控朝政,引发了其他贵族集团的强烈不满。
刘禅意识到,这是炎汉介入的最佳时机。
他派遣间谍深入曹魏境内,搜集情报并煽动内部矛盾。
同时,刘禅还利用与西域诸国的良好关系,通过丝绸之路向曹魏边境施压,使其不得不分兵应对来自西线的威胁。
这一系列举措让曹魏陷入了两面作战的困境。
为了进一步削弱曹魏实力,刘禅命令姜维发动一系列小规模战役,不断骚扰其西南边境。
这些战斗看似不起眼,却极大地消耗了曹魏的兵力和粮草储备,为后续大规模进攻创造了条件。
###大战前夕:民心所向的力量
在备战期间,刘禅特别注重争取民心的支持。
他颁布诏书,宣布此次战争的目的并非侵略,而是为了恢复汉室正统,结束三国分裂的局面,使百姓免受战乱之苦。
这一政策得到了广泛响应,许多地方豪强纷纷表态支持炎汉,甚至主动提供粮草和兵源。
济贫院和社会福利体系的作用在此时更加凸显。
由于长期受到国家照顾,普通民众对刘禅怀有深厚感情,愿意为国家献出一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