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爱看书】地址:https://www.aksss.org
在这个充满变革的时代,中国乡村正悄然发生着一场静默却深远的革命。
萧仍回到云岭县后,没有片刻停歇。
他清楚地知道,虽然联盟的建立为智慧农业打开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但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
尤其是在经历了西南玉米倒伏事件之后,他对“风险防控”
与“可持续发展”
的思考更加深入。
这天清晨,他在办公室里翻阅着来自各地的反馈报告。
一份来自东北某省的数据引起了他的注意??由于连续多日高温少雨,部分地区出现了严重的干旱迹象,玉米和大豆生长受阻,农民情绪波动较大。
“不能再等了。”
萧仍站起身来,拨通了赵工的电话,“立即启动‘全国农业灾害预警联动机制’,把气象数据、土壤墒情、作物生长状态同步分析,看看哪些区域需要提前干预。”
赵工在电话那头应了一声,随即组织技术团队进入紧急状态。
与此同时,林博士也在后台调取了过去三年的气候模型,并结合AI预测系统,对接下来半个月的降水趋势进行模拟。
“从目前来看,东北地区短期内降雨量依然偏少,旱情可能进一步加剧。”
林博士在视频会议中说道,“我们可以通过平台向农户推送节水灌溉建议,并推荐耐旱品种的替代种植方案。”
“另外,”
萧工补充道,“我们在西南灾后使用的应急管理系统,也可以移植到东北去。
比如智能滴灌设备的远程控制、无人机喷洒保水剂等手段,能有效缓解部分干旱影响。”
萧仍点了点头,随即下令:“立刻联系东北相关农业部门,安排现场调研,并派遣技术支持小组前往重点受灾区域。”
####12.**智慧灌溉:科技抗旱的新尝试**
几天后,萧仍亲自带队抵达东北某市的一个典型农区。
这里的土地干裂,空气中弥漫着焦灼的气息。
田间的玉米叶片已经出现卷曲,部分地块甚至出现了枯死现象。
当地农技人员焦急地汇报:“这次干旱来得突然,很多农户还没来得及铺设滴灌设施。
现在只能靠人工浇水,效率低、成本高,而且效果有限。”
萧仍听完后,立即召集技术人员展开讨论。
“我们的智能灌溉系统已经在多个试点成功运行,为何不在这片区域先行部署?”
他问。
“问题是资金和时间。”
赵工皱眉道,“铺设一套完整的智能滴灌系统,至少需要一个月的时间,而现在的旱情恐怕撑不到那个时候。”
“那就不能按部就班。”
萧仍果断地说,“我们可以采用模块化快速安装的方式,先在几个重点地块部署试点,再逐步推广。”
说干就干,技术团队连夜调试设备,并协调当地农机合作社,利用现有机械资源协助安装。
短短三天内,三块试验田便完成了智能滴灌系统的搭建。
该系统通过物联网传感器实时监测土壤湿度,并结合气象预报自动调整灌溉时间和水量,大大提高了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以前一天要浇三次水,现在系统根据数据只在早晚各一次,省水还省力。”
一位农户感慨道,“最关键的是,作物的状态明显好转了。”
这一成果很快引起了当地政府的重视。
他们迅速与智慧农业平台达成合作协议,计划在未来三个月内,在全市范围内推广智能灌溉技术。
####13.**金融赋能:让科技真正落地**
然而,推广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个老问题??资金短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