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爱看书】地址:https://www.aksss.org
他坐在桃树下,翻开第一页,笔迹稚嫩却坚定:
“今天,我说出了第一句真话。
明天,我想试着听别人说话。”
他不知道的是,这一句话,已被鸿蒙灵脉悄然收录,归档于《共情纪事》新增的“沉默者篇章”
。
而在全球一百座情绪田的监测中心,系统同时记录到一次微弱却稳定的“情感共振波”
,频率与先天情感识别障碍患者的脑波模式完全吻合。
科学界再度震动。
“这不是治愈。”
一位神经学家在报告中写道,“这是进化。
我们一直以为共情是天赋,其实它是选择。
当一个人愿意承认‘我害怕’,哪怕他不懂悲喜,灵魂也已打开了一条缝。”
消息传开,世界各地陆续有类似症状者自发前往初心园或各地情绪田。
他们不求治愈,只求说一句真话。
有人跪在碑前低语:“我觉得自己毫无价值。”
有人抱着照片喃喃:“我恨那个救了我的人,因为他让我活下来承受这一切。”
更多人只是站着,一句话不说,任风吹过脸颊,试图感受眼泪的温度。
而桃树,开始第六次裂变。
这一次,裂痕不再局限于树干,而是沿着根系向四周扩散,深入地脉,勾连起极渊、钟楼、守心宗历代祖师墓碑,乃至全国百座情绪田的地基。
整片初心园的土地在月夜中泛起微光,仿佛一张巨大的神经网络正在苏醒。
林雪音生前曾预言:“当桃树第六次裂开,便是‘共情场域’真正成型之日。
届时,无需心语者传递,人类将本能地感知彼此的痛。”
她未曾料到的是,这一天来得如此静默,又如此磅礴。
---
南极基地旧址,那片曾因“无感孢子”
实验而寸草不生的冰原,竟在春分当日冒出点点绿芽。
经检测,土壤中残留的神经阻断剂早已失效,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未知有机质,其分子结构与心萤晶高度相似。
更诡异的是,每当有人类靠近,这些植物便会轻微颤动,释放出极低频的声波,内容竟是十年前那位老兵讲述战场创伤的录音片段。
生态学家称之为“记忆植被”
。
而在战乱频仍的北非难民营,一名小女孩拾到一枚随风飘来的桃花瓣。
她不懂其意,只是将它夹在破旧日记本里。
当晚,她梦见自己站在一片桃林中,一个白发老人蹲下身,轻轻握住她的手,说:“你妈妈没丢下你,她一直在等你长大。”
醒来时,她第一次主动拥抱了收养她的志愿者。
同夜,全球七十三个国家的失眠患者报告称,梦中听到一段温柔男声:“你不必立刻好起来。
如果你想哭,现在就可以开始。”
这正是九年前“薪火回响”
事件中,AI系统崩溃后播放的音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