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爱看书】地址:https://www.aksss.org
元景帝时期,杨家势力继续膨胀,元景帝察觉到不对,又被太医院一碗药送走……说起来这太医也是个人才,一碗药两帝王。”
“寧和帝登基初期,我们完全已经有了掀翻这桌子,登临九五的机会,却因为顾忌什么名声,反倒是让寧和帝逐渐成长起来,以至於发展到现在这局面。”
一边说著,杨和志一边抬起脑袋:“但现在,我们仍有机会。”
“琅琊城內,不说杨家子,单单只是各房护院,家僕,便数以万计。”
杨家七房,每一房都有成百上千,甚至更多实力强横的护院,除此之外还有偏房,旁支,全部凑在一起,家僕数万绝不夸张。
“更有佃户十数万,这些佃户全都是杨家死忠。”
杨和志继续说道。
寧国施行的是人头税和田赋並行,就是一个七至十四岁孩童,一年要缴纳人头税三百钱,一个成年男女,一年要缴纳人头税两千钱,两千钱折合米一点五石,差不多就是一百八十斤。
一个五口之家,一年要缴纳人头税八千三百钱,折合米七百五十斤。
听起来似是不多,可考虑到这个时代的粮食產量,一亩地能有两百斤已算丰收,七百五十斤米,便颇为惊人了。
再算上田赋,一个五口之家拥有粮田二十亩,一年三分之一的粮食都要上缴,而这,已经算是极好的自耕农了。
隨著土地兼併愈发严重,失去土地的农户只能成为地主豪绅,世家门阀的佃户。
成为佃户之后,田赋没了,人头税依旧存在,而租赁地主的土地佃租更为惊人,直接拔高到五成,再加上租赁地主的耕牛,耕犁,农具,一亩地八成的粮食都要上缴,剩下的那点根本不足以填饱肚子。
是以寧国农民,普遍衣不蔽体,食不果腹,便是丰年,依旧饿死者甚眾。
然,杨家不同。
杨家虽然坏事做尽,也兼併土地,但从不苛待佃户,租赁杨家的土地,除却上缴官府的人头税之外,耕牛耕犁农具几乎是免费租赁给农民使用,佃租更是只有两成。
所以杨家的佃户,虽失去土地,可日子比起之前似乎还稍微好了一些,因为这个原因,杨家的佃户对杨家可谓是忠心耿耿。
老百姓嘛,向来都是这般,谁能让他吃饱饭他的心就向著谁。
在琅琊城中,甚至还有老百姓自愿卖身杨家为奴,毕竟成了奴籍,就已经算不得人了,人丁税自然也没了,省下的口粮还能让自己的日子过的更舒坦一些。
若是遇到洪涝乾旱天气,粮食產量不如意,杨家还会主动开仓放粮,帮助琅琊城以及周边百姓渡过难关……杨家很注重对琅琊的经营,杨家子嗣若是在琅琊郡有欺男霸女,巧取豪夺的事情发生,百姓告至杨家,一经查证,立马便是开宗祠请族谱,逐出家门。
是以,杨家后裔不管在其他地方是如何囂张跋扈,但在琅琊郡那是一个比一个老实。
在琅琊郡百姓心中,杨家那是活菩萨一样的存在。
杨家是不是做了坏事,是不是想要篡权夺位,老百姓不在乎,他们只知道跟著杨家他们的日子比之前更好了。
而这,便是杨家真正的根基,也是杨家能传承数百年真正的底蕴。
“若是我们现在举起反旗,按我估计,琅琊百姓十之七八都愿意跟隨起事。”
杨和志继续说道:“这將是超越目前寧国所有乱军的,最强的一股力量,我们完全可以直接杀上东陵,將寧和帝从龙椅上扯下来,心情好的话便让洛靖宇坐上那个位子,若是洛靖宇不听话……”
“我们自己坐上去,也无不可!”
“这皇帝,洛家坐了上百年,现在也轮到我们杨家了!”
()
更重要的是,杨家这么多年在朝堂上的耕耘,直接烟消云散。
一时间,杨家在朝堂上处於一种没有代言人的状態,虽然还有一些官员任职於朝廷,但往往都只是地方上的小官,诸如县令,县丞之类,根本左右不了局势。
杨家是有不少姻亲,寻常时间来看这姻亲也是一张大网,是一股不容小覷的力量。
可隨著杨和同一脉全部被宋言诛杀,这张大网瞬间就破了一个大洞。
杨家女,因著杨家的关係於夫家之中也多受偏宠,大概都是想要利用这一份姻亲,同杨家攀上关係,好平步青云,所以杨家女在婆家权势极大。
可现如今杨家落难,杨家女的处境忽然就变的极为糟糕,丈夫苛待,婆婆刁难,寻常媳妇儿所要承受的一切便接踵而至。
加之最近一段时间,寧和帝就像是疯了一样,完全不顾寧国会变成什么模样,针对杨家开始了疯狂的报復,不少迎娶了杨家女並且和杨家关係密切的勛贵,抓住一点小错直接褫夺爵位,废为庶人。
因著杨家举荐入朝为官之人,更是被罢官夺职,送入天牢。
一时间,杨家姻亲人人自危,更有甚者,直接休妻,將杨家女驱逐回婆家,同整个杨家撇清干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