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爱看书】地址:https://www.aksss.org
第二天清晨,鱼市街和西直街的路口,阵阵米粥的香味,顺着晨风,飘荡开来。
西直街原来是襄王府西侧的大街,这边住着的基本上都是襄王的宗亲,还有城中的大户。
襄王朱瞻?是正统元年,也就是1436年从长沙徙封到襄阳的,他这一支在襄阳差不多刚好繁衍了两百年,留下了不知道多少郡王、镇国将军、辅国将军、奉国将军啥的,这些宗亲大都沿着襄王府东西两边住下。
在西直街留下了很多宅院。
现在又大都成了无主之地,吸引了大量的流民聚集。
这些流民平常就是以打杂工、当力夫为生,混口饭吃,很多人之前还在韩大人的宅院里面干过杂活,对于韩大人、丁总管,以及那几个军爷并不算陌生。
这个时候,看到韩大人府上的这些军爷,一大早就在街口煮粥,纷纷围拢了上来。
不过。
粥铺后面还站着十个手持腰刀的军士,这些军士单看也不怎么凶神恶煞,但是站在一起,感觉就完全不一样了。
他们两腿并拢站直,腰板挺起,冷漠的注视着前方,脸上毫无表情。
对于周围的一切事情,没有半点反馈。
就那么静静地站着。
可就是这么静静地站着,让大家油然而生一种畏惧的情绪,不敢也不太愿意靠的太近。
这些流民、花子,还有一些狮子旗坊的本地住户,远远的围着粥铺,既不敢过于靠前,也不甘心就此离去。
就这么保持着一定距离的围着。
粥铺架起来以后,过了大概有一刻钟的样子,从鱼市街里面走出了几个人,为首三个人里,一个个头比较高,国字脸;另外一个相对较矮,皮肤呈古铜色,浑身散发着生人勿进的味道;而最后那一个,则看起来和另外两个完全不一样,身形猥琐,脸上皮肤皱皱巴巴的,好似槐树皮。
这三人来到粥铺前的长条桌坐下,国字脸摊开了一本花名册,冷脸汉子则将怀中抱着的香炉放在了桌子上,而那个槐树皮则摸出三支用桑皮纸裹起来的纸筒,给另外两人一人发了一支。
那纸筒大约也就几寸,外表平平无奇,但看到这个小东西之后,不论是国字脸还是冷脸汉子,都露出了期待的神情。
让粥铺前那些围观的流民,看得心中一阵纳罕。
然而让他们更加惊讶的是,这三人居然都手指夹着那纸筒,分别就着火把点了,几个呼吸之后,全都吐出了阵阵烟雾。
把众人看得目瞪口呆,一愣一愣的。
而人群当中,有之前到韩大人府上做过工的力夫,知道这是韩大人弄出来的新鲜事物,纸筒里面裹得是烤制好的卷烟。
他们没有吸过,但大多数人都见过,这时鄙夷的看了眼那些脸露惊讶的流民,一副你们真是少见多怪的样子。
其中一个二十七八岁,脸颊瘦削,眼眶深陷,左耳缺了一块,力夫打扮模样的汉子,认得丁树皮,壮着胆子往前走了几步,冲着丁树皮讨好般笑道:“丁总管,你老又为韩大人办什么差?”
这个力夫叫做刘进宝,之前在韩府做事的时候,都是和丁树皮对接的,也知道韩大人不是凡人,经常让手下做一些他想破脑袋都想不到的奇怪差事。
“刘进宝。”
丁树皮坐在长条凳的最右边,他左腿接地,右腿打横放在左腿上,不住地摇晃:“想不想当兵吃粮?”
“韩大人要招兵?”
刘进宝愣了一下。
丁树皮叼着已经吸了一半的忠义香,这是根据韩大人的意思,试制出来的第一批卷烟,他又吸了一口,同时用嘴巴向旁边努了努:“看到没有,花名册都准备好了。”
说话间,他又侧头看了眼立在粥铺旁边的一面大旗,得意洋洋的问道:“刘进宝,认得这是啥不?”
刘进宝一看那面大旗上,每一个字都是密密麻麻如同天书,他看了半天只认得一个“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