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爱看书】地址:https://www.aksss.org
仁和坊,县衙二堂的直房内。
“含章先生来了,请坐吧。”
见到张维桢走进来,杨士科指了指旁边的座位,满脸的颓丧,一副身体快要被掏空的样子。
含章是张维桢的表字,语出《周易?坤卦》“含章可贞”
之句。
张维桢轻飘飘的坐了,“杨大人,何至如此忧愁?”
杨士科摆了摆手,有气无力的说道:“今日我去防御使署和李大人、牛大人商议拜香教之事,先生所言不错,这桩差事还是落到了我们襄京县的头上。”
这种又麻烦又没有什么油水的事情,必然是能往下扔,就往下扔,落到杨士科的头上,也是张维桢早有预料的事情。
当下轻声说道:“兵宪李大人和府尹牛大人,可曾说要要拨下点粮饷,助县里平乱?”
“呵。”
杨士科哼了一声,没好气道:“若是有银子,本官也不至于如此颓丧。
李大人不仅没有半分银子,反而连连催促我县里尽快筹措南北两营的粮草!”
听杨士科这么说,张维桢都有点吃惊了。
把拜香教的这些烂事,一股脑的全都扔给县里,不给银子也就算了,还要伸手要钱,这不是欺负老实人么?!
“杨大人,最近又无战事,南北两营又新败不久,至少要休整半年方可再战,兵宪为何如此催逼?”
张维桢有点想不明白。
杨士科下意识的左右看了两眼,面色复杂的低声说道:“兵宪李大人说,北方最近有消息传来,说大顺……我大顺永昌皇爷的大军,已于三月中进抵居庸关。”
张维桢一下子愣住了,他张了张嘴巴,一时不知道该说什么。
这两个人虽然都是南方人,从未去过京师,但是居庸关对于京师防卫来说意味着什么,他们还是相当清楚的。
李自成正月间在西安正式称帝以后,随即亲率大军,开始东征。
一路上势如破竹,除在个别地方遭遇抵抗之外,大同、宣府等地的官兵可以说望风而降,兵锋很快就抵达了直隶。
只不过从二月份开始,北方消息断绝,就再也没有官方权威的消息传来。
有小道消息说,永昌皇爷已经进了北京,也有的说,大顺和明朝官军还在激战当中。
李之纲说大顺官军已经占领了居庸关,应该不是随便说说而已。
杨士科和张维桢虽然如今在为大顺效力,但他们毕竟都是从明朝时期成长起来的读书人,这时听到这种大厦将倾的消息,心中都是五味杂陈,复杂得很。
“先生应该知道,居庸关往南再无险隘,京师旦夕可至。”
杨士科继续语气复杂的说道:“兵宪李大人说,朝廷京师之前多次被鞑子围逼,也不是那么好攻破的。
此时也许还在激战当中,如果这样的话,永昌皇爷可能就会调兵增援。
而如果京师被攻破的话,那么我大顺要天下一统,必定会召令各地,向南方进军。”
听杨士科这么一说,张维桢也算是明白了。
不管大顺的军队有没有打下京师,襄京城里的这南北两营,接下来可能都要动一动。
如此一来,粮饷的事情,就成为了重中之重。
杨彦昌和路应标这两个人,被留在襄京,没能跟着大军行动,本来就错过了从龙入关的机会,如果永昌皇爷真的定鼎燕京的话,接下来的仗只会越打越少,再不抓紧时间搞点事情出来的话,可能这辈子都没有什么立功的机会了。
这个时候不论是杨士科还是张维桢,都想着这天下不是大顺就是大明,从来没有想过还有第三种可能。
“襄京县一带,几年内多次被兵,粮草筹措本就困难,早稻又尚未成熟,这些李大人他们应该都知道的。”
张维桢叹道:“民力凋敝,一味催逼的话,恐怕会酿成民乱。”
杨士科也点头说道:“这次拜香教聚众为乱,虽然是妖人妖言惑众,但归根结底,还是与催征有莫大的干系。
李大人和牛大人自然是知道的,只是我大顺以武开国,以武人为尊。
即便李大人贵为兵宪,在杨将军和路将军面前也是说不上话的。”
李之纲自从年初的郧阳之败以后,威信大损,对于杨彦昌和路应标的要求,根本不敢讨价还价,更不要说提条件,只能一味顺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