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爱看书】地址:https://www.aksss.org
众人听罢,心神俱震。
这还是头一回听说有人要建这样一所私塾。
闻所未闻,见所未见。
大掌柜低眉沉思,眼底却渐渐亮了起来。
他本就是商贾出身,最明白“人才”
的珍贵。
林向安此举,分明是要将人尽其才。
一方面培养科举出身的士子,一方面为粮行后路储备骨干。
而且为了此事,不惜重金。
若真能办成,那安平粮行就绝非一时买卖,而是长远基业。
孙文石、杨辉、程浩、宋桐四人神情各异。
他们几个最清楚,科举仕途何等艰难。
不仅要寒窗苦读,还要耗费银钱无数。
程浩想起自己当年的困境,不禁暗自感叹。
若是早些年能有多一条出路,就不会一路走得如此艰辛。
举人功名,看似一步之遥,实则渺渺无期。
如今林向安愿意在此倾力,他心中隐隐燃起了期待。
孙文石则心思更活络。
在他看来,这义塾未必人人能中举,却能人人有所成。
若真能走出这样一条新路,那就是功德无量。
杨辉却被狠狠触动了心底的软肋。
当年家中为供他读书,几乎倾尽所有。
若是想跟着名师求学,更是天价开销,根本高不可攀。
他记得在杭州时,亲眼见过那些出身世家的子弟,从小师从大儒,不仅见识广阔,还气度不凡。
而自己只能埋头苦读,心中那股不甘,只能硬生生咽下。
如今林向安愿意重金延聘名师,而且他们这些人日后子女都有机会入塾,心底哪能不被触动?其余众人也各有思量,或暗暗兴奋,或低头权衡。
这时,一直沉默的宋桐忽然开口,语气带着疑问:“向安兄,这义塾的确令人心动。
只是它具体该如何运作?而且,你不日便要赴京,离得如此遥远,又如何保障它能长久维持下去?”
屋内顿时一静,所有人目光都投向林向安,等待他的回应。
:()我在古代考公,商家子的赶考日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