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爱看书】地址:https://www.aksss.org
原来纪县的县令叫做姚进,是本朝靖国公姚精忠家族的后辈,十八岁中进士,在朝中又有人,本来仕途前景一片光明。
可是这个姚进放到纪县做县令,一做就是十年,丝毫没有升迁。
不但如此跟他搭档的下属还多有贬黜,原因很简单,这些人都给姚进当了背锅侠。
人们都说,皇权不下县,县里的治理都要靠当地的乡绅,可是这位姚进偏偏不信这个邪,到了地方就打压乡绅,净干些为百姓出头的事。
为此闹出了很多事情,朝里也有很多官员上折子告他,都被姚家人压了下来,而且姚进的叔叔就是本州的郡守,普通的状子根本就递不到上面。
所以出了事,都是姚进的一些下属顶了雷,所以姚进的下属多有不满。
不满归不满,大家能过还就的凑合过吧,谁让人家家里牛呐。
可是最近姚进闯下的祸事太大了,以至于把县里的主簿直接吓的弃官,带着全家逃了,这位徐县丞也是愁的惶惶不可终日。
自从越国开始闹粮荒之后,纪县因为靠近陈国,总能运进些粮食来,是以姚进开始广设粥棚赈济流民。
当时徐县丞和主簿等人就劝解他要限制接收灾民人数,但是他却不听。
只是说“皆为我陈国百姓,何以区别对待”
。
于是,在别的县得不到赈济的灾民听说消息,不断的聚拢而来,一时之间流民人数超过六七千人,比郡城聚拢的流民还要多。
流民少时,姚进靠平时在县城里积累的威望还可以到县里各处的乡绅处去打打秋风,要钱要粮。
可是流民人数一多,这些筹措来的钱粮完全就不够用。
更何况到了后面,乡绅们也是出钱不出粮了,还有很多乡绅是敬而远之,闭门谢客。
现在再加上没有商人敢于运粮进来,银子就变成了不能吃的死物。
,!
眼见着筹到的粮食越来越少,吃粮食的人却越来越多,姚进就打起了县里粮仓的主意。
因为军队行军打仗,押送粮草不易,所以各个国家都在县里设立了粮仓,每年秋收的粮食大多运往国家粮仓,留一部分在县里。
这样即可节高官途运输的费用,而且待军队经过时,可由地方的粮仓就近出些粮供应部队的粮草。
由于纪县离边境不远,粮仓规模也不小。
但粮仓开仓放粮必须要朝廷的旨意才可以,县官私自放粮,那是犯了死罪。
可纪县的流民数量不断增长,终于人数突破了一万人。
最后姚进急了眼,在全县官吏的一致反对下私自开仓放粮,如今已经将近一月。
县衙上下现在都叫他姚疯子。
加上县城内的人口,现在纪县每天最低消耗需要三四千斤粮食。
前些日子,纪县又收到郡里的公文让调拨粮食支援内地平乱,眼看着私自放粮的事情可能就瞒不住了,所以主簿跑了,徐县丞放不下官位也是急于找门路和此事撇清关系。
如今易苗的粮队到了纪县,见到可能搭上吴丞相的线,徐县丞自然是极力哀求。
说明了事情的原委,再看到徐县丞恳请的眼神,刘掌柜无奈的说道:“好吧,在下愿意帮徐县丞带信,至于此事成与不成。
。
。”
徐县丞赶紧作揖说道:“只要先生将信带到,下官永念先生恩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