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爱看书】地址:https://www.aksss.org
还有一类武官,他们是实际掌握兵权的,但是却没有正式品级,例如千总、把总、守备、管队等职位,他们没有正式品级,设立这些武职的主要目的是统兵。
这些官职的设立还是以实际的军事需求为主,并不纳入九品制。
甚至先皇时期,朝廷中还出现过将百户降职为八品,小旗官设为不入流官职,当时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节省开支。
不过这一提议最后不了了之了,古往今来,军队的改革都必须是慎之又慎的。
但不管怎么看,还是没有八品、九品的武官。
从卫所制度的角度来看好像是的,但是辅助性质或者事务性质的武官就有八九品。
例如外委千总,也就是辅助千总管理后勤的,这是正八品官。
又或者是负责宫廷中的礼仪事务的典仪,也是八品。
九品的有没有呢?也有,例如太仆寺马厂委属斜领。
“所以,从卫所制度来看,小旗是军队最基层的军官,但是放到整个军队,一些临时性的官职,一些委派到其他衙门的官职,一些辅助性质的官职,还是会有八九品出现,只是因为他们从事的事务通常是在背后,因此常常被疏忽。
“徐政说完这一段,喝了一大口热水,实在是这些内容解释起来,如果细讲几天几夜都说不完。
,!
此时牛英、王二像是刚听完天书,这些什么指挥使、同知,离他们还太远,倒是知道小旗官品级是七品之后问了一个他们感兴趣的问题。
“大人,既然小旗是从七品,总旗是正七品,那岂不是总旗和县令一样大?小旗比县丞品级还高?“徐政笑了笑,“我朝文官自几十年上百年前开始,地位越来越高。
此时,在官场体系中,武将普遍比文官低一级。
例如县令是正七品,总旗也是正七品,通常情况下,总旗会听从县令的。
“徐政说到这,看着李逸,”
李逸呢?有什么要问题?“显然,这又是考验来了,就像是小时候每次看完学校组织的电影放映,都要求第二天交一份读后感。
现在就是徐政说完了武将武职,然后让李逸说一说观后感。
“这么说,夏鹰虽然是九品,但是却可能是一个后勤或者辅助类官职,那么为什么会连珠箭、游龙箭等这些?按照大人所说的,夏鹰更像是军队中的文职,但是那手箭术却不像文职。
“在人们固有的印象中,文职人员在军事技能上或许不如战斗人员,但是在接下来徐政的讲述中,却让李逸对于兵家修士有了更多的了解。
兵家修士与武夫实际上在低品的时候是非常相像的,兵家九品叫做明劲,意思就是明白了解劲气,之后开发出对劲气的各种使用方法。
武夫九品叫练劲,就是需要武夫通过对自身的打熬,在自己体内练出劲气。
虽然都是劲气,但是这里就有区别,那就是兵家九品的劲气好像没说是自己练出来?是的,这就是武夫与兵修最大的区别,或者说这是传统兵修与武夫的差别,传统兵家修士的能力依然是来自朝廷九品制。
例如一名士兵,因为在战场上立了功,然后被朝廷封了九品的官职。
这个时候,他本身就具有九品的能力,这项能力是朝廷赐予的,而不是他自己修炼出来的。
不过,凡事都有例外。
前文有说过,一些武夫也可能是兵家修士,他们在成为兵家修士的同时也是一名武夫,这样劲气自然是自己练出来的。
这里面就涉及到陈汉的武官究竟是怎么来的。
前面提到的士兵因为作战英勇,在战场上立了军功,事后被朝廷封了官,这是因功升官的。
像是在太祖时期,国朝初立之时的统一战争,太祖中期对漠北、北方用兵,还有后续朝廷对交趾用兵等等,这是普通士兵做官最为普遍的一种方式。
第二点是因为资历升迁,太祖时期曾多次颁布“年深升迁“政策,例如太祖十八年,当时的云南驻军在选拔小旗官时优先提拔老兵,之后这项政策一直保留在军队中。
但是这项政策的前提还是因为资历深,那么在军队中资历深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这个人在军中的能力,特别是经历过战争的人。
所以这项政策实际上看的还是个人能力。
除了军功、资历,还有一条普通士兵升为军官的渠道,那就是直接上书奏言。
太祖时期因为国朝初立,对于人才的需求是十分迫切的,因此太祖开创性的提出,山林隐士、军中奇才等可以直接上书言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