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才一秒记住【爱看书】地址:https://www.aksss.org
>下联:立身当以百姓心
横批四个大字:**不负斯民**
自此日起,苏录并未因中举而懈怠,反比往日更加勤勉。
每日五更即起,诵读《资治通鉴》《贞观政要》,尤重历代治乱兴衰之由。
他又翻出地方志,细细研读本县赋税、水利、刑狱诸事,常于深夜挑灯绘图,标注河道淤塞之处、田亩荒芜之区,甚至将历年灾荒记录一一抄录成册,题曰《江浦民事考》。
胡大厨见状,忍不住劝道:“少爷,您如今已是秀才,将来若能中举、中进士,自有官府文书可查,何必亲自动手做这些粗活?”
苏录摇头笑道:“纸上得来终觉浅。
若连自己家乡几条河怎么流都不清楚,将来如何替百姓说话?我看那些高坐堂上的官员,往往连米价几文都说不准,却敢断人生死,岂不可悲?”
话音未落,门外忽传叩击声。
开门一看,竟是林知县亲随送来一封密函,外封朱印赫然,写着“大宗师钧谕”
四字。
苏录心头一跳,拆信细读,内容简短却意味深长:
>“尔策论所陈‘教化先行,法令随附’八字,切中时弊。
然空言易,实行难。
今有一事相托:邻县溧水,连年盗匪横行,官捕不能制,民不堪命。
该县令庸懦无能,百姓暗结乡勇自保,已成私斗之势。
若任其发展,恐酿大乱。
>吾欲遣尔前往察访,代呈实情,不得虚饰。
三日为期,具疏以报。
此非考试,乃试汝担当。”
信末无署名,唯有一方“衡”
字印章,古朴厚重,似有千钧之力。
苏录读毕,默然良久。
他知道,这是大宗师对他的一次真正考验??不是考八股文辞,而是考胆识、考见识、考是否敢于直面黑暗。
“这哪里是让我去查案?”
他低声自语,“这是让我踏入官场泥潭的第一步。”
当晚,他召集胡大厨与干娘商议出行之事。
干娘沉吟片刻,道:“去可以,但不可孤身犯险。
溧水那边风气剽悍,又有豪强盘踞,你一个书生贸然前去,若被人认出身份,反倒招祸。”
胡大厨点头附和:“不如扮作游学士子,沿途打听风土人情,既不惹眼,又能暗中查访。”
苏录思之再三,遂决定乔装出行。
他换下青衫,改穿粗布短褐,背一只旧书箧,束发戴巾,形貌谦卑,俨然一介寒门学子。
临行前,他在袖中藏了一本小册子,封面空白,内页密密麻麻记着近五年来有关溧水的奏报摘要、人口变动、赋税增减等数据,皆是他从县衙借阅档案时偷偷抄录所得。
第二日清晨,他悄然离家,乘舟沿秦淮河北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请尝试点击右上角↗️或右下角↘️的菜单,退出阅读模式即可,谢谢!